http://shennizuidongqiu.com
http://feidaotuiqiu.me
http://dazhuokaiche.com
http://fds501.cc
http://fdq602.cc
http://fdw703.cc
http://fdw805.cc
http://fdw907.cc
http://zsn132.cc
http://zsn143.cc
http://zsn243.cc
http://zsn343.cc
http://zsn443.cc
http://zsn543.cc
http://zsn643.cc
http://msk121.cc
http://msk127.cc
http://msk129.cc
http://msk130.cc
http://zdzkc108.cc
http://zdzkc219.cc
http://zdzkc229.cc
http://zdzkc239.cc
http://zdzkc241.cc
http://dddsaa331.cc
http://dddsaa332.cc
http://dddsaa333.cc
http://dddsaa336.cc
http://dddsaa328.cc
可以参见这个网站,更换163的源。
老师好像是兄弟连的讲师
三个主分区加上扩展分区一共是四个分区,扩展分区只要内存充足理论上可以无限的创建逻辑分区。也就是三个主分区CDE 再加上其他的本来应该是F分区的用扩展分区分出来的 n个逻辑分区
26个英文字母了解一下
相当于可以多出几个盘,方便查找文件
不用,在哪个视频右下方可以直接调
不建议,读写速度比较慢,偶尔卡得心慌慌
何必在意这个,重要的是64字节区分盘符,每个盘符站16字节,一共可以分4个盘符。老哥哥,要注意重点啊
两种硬盘物理结构上不一样,但是在分区格式和规则上是一样的,MBR方式下分区,最多4主或者3主+1扩,GPT方式下最多可支持128主分区。另外固态硬盘在分区的时候,有些固态硬盘默认的块大小不一定是512Byte,所以在分区时,最好不要修改块大小,确需要修改的,建议先问问厂家,然后根据厂家建议设置
他不是
666,果然是大神!
这种情况直接贴图有助于分析。猜测可能是安装包有问题,换一个安装包试一下。
软区?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但是转念一想,你可能是要问软驱,不管了电脑在早期的时候使用的是软盘,一开只有一个软盘并且叫做A,后来人们发现一个不够用就加多了一个叫做B(所以我们的硬盘是从C开始的),那既然有了硬件软盘,那再windows上的有对应的驱动啊,所以就叫软驱,瞎扯这么久,如有雷同,一定是你抄我的
我用的vmvare虚拟机
物理终端:直接连接在主机上的显示器、键盘鼠标统称。在实际机架式服务器部署中,一般是多台服务器共享一套终端,简称KVM(Keyboard键盘,video显示器,mouse鼠标)
虚拟终端(tty):附加在物理终端之上,用软件方式虚拟实现,CentOS默认启用6个虚拟终端,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切换,切换方式:Ctrl-Alt-F[1--6], 对应的文件是/dev/tty#。可以同过tty命令来查看当前的虚拟终端号。tty是teletypewriter的简称。
伪终端(pty):两种应用场景,第一在图形界面下打开的命令行接口,第二基于ssh协议或telnet协议等远程打开的命令行界面,是运维工程师用的最多的一种连接服务器的方式。pts(pseudo-terminal slave)是pty的实现方法。
下面以虚拟机为例子用命令查看登录的终端类型以及具体的终端代号。具体的命令看网址
https://www.cnblogs.com/liangjindong/p/8944729.html
区别:
终端(terminal,或者叫物理终端):
是一种设备,不是一个程序,一般说的就是能提供命令行用户界面的设备,典型的是屏幕和键盘,或其他的一些物理终端。
控制台(console):
显示系统消息的终端就叫控制台,Linux 默认所有虚拟终端都是控制台,都能显示系统消息。
但有时专指CLI下的模拟终端设备的一个程序,和gnome-terminal,urxvt,mlterm,xterm等相同,只是CLI和GUI界面的区别。一般console有6个,tty1-6,CTRL+ALT+fn切换。
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只能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
一个硬盘只能划分4个分区,这个你是知道的,到这里你都不要管什么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一般我们在使用的时候4个分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就专门拿出一部分硬盘的存储空间来作为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里划分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可以建立很多个的,这样就能满足用户建立分区的要求了,懂了吗!
扇区: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多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扇区是磁盘读写的最小单位。通常每个扇区的大小为512B。在硬盘上扇区一般是等长的,所以外侧磁道上的扇区数会多些,扇区编号从1开始。
为了对磁盘的物理空间进行管理,人们使用磁盘上的第一个扇区sector1(0,0,1)作为开机后硬盘上首先被读取的区域,这个区域有主引导记录MBR、硬盘分区表dpt和2个字节的结束符号组成,其中MBR占了大部分空间,共446B,所以这种磁盘管理的方案就叫做MBR方案。硬盘分区表共64B,记录分区开始和结束的柱面。
确实是66 但是只能用64的原因是因为另外2 表示结束
这些存储设备,在Linux上都必须要挂载才能使用,但是挂载的话是将这个存储空间挂载到目录上,如果你不进行分区的话,就是整个挂载到哪个目录下,那这样不就浪费了么,分区后,可以挂载到多个目录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个存储设备了。
这样说吧。linux中的扩展分区就等于你win的系统中的整个硬盘,逻辑分区就等于c d e f 4个盘(win中根据用的分区表,可以分更多的分区),必须现有扩展分区才能有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从扩展分区中分出来的,逻辑分区不能直接从主分区里面分区
这个大小一般是默认的,并不是什么决定的,你可以自定义 32k 64k都可以
理论上是可以分出无数个逻辑分区的。
格式化就是给系统分区,具体怎么分区按照你的需求来分,术语就叫写入文件系统,包括怎么分区,系统类型等等,当然分区前需要清除所有数据,不然无法分区,所以我们为学习这些知识前,都以为格式化是清空所有文件,因此格式化的目的是写入文件系统,清空数据只是手段。
360也可以
是的,可以下个flash,火狐需要高版本的支持,而linux下的都是配的低版本的,兼容性好且一般很久才会更新一次呢!
右击“磁盘0”位置->点击“属性”-->点击“卷”,可以看到磁盘的分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