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想去上次意外邂逅的图书馆做作业,可那家图书馆不让带自己的书进去,于是我们商量着到咖啡创业街区的1898咖啡馆。我想挑本书带去看,选来选去,决定找一本能装进我单肩包中的最小的书来看,找到了下面这本——《断舍离》,没想到这本书小身躯有大智慧,给我带来了一次真正的改变。
老早听说过断舍离,断舍离,断舍离,但从未认真去了解过到底什么是断舍离,自以为是地觉得断舍离就是收拾住所、整理、收纳。看了《断舍离》才知道,大错特错。
因此我特意来推荐这本书,着实是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概念和认知,往往被想当然遮蔽了许多可以深究的学问。
今天的荐书文包括如下文字内容: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的 2 个维度
断舍离的 3 个级别
扔不掉东西的三类人
扫除的完整概念
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看得见的变化会引起冰山之下的变化
三句话总结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就是——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舍离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 = 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 = 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达到这样的状态:离 =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为了对比说明,作者列出了断舍离和整理、收纳的不同:
我看了这张表,明白了我之前是如何把整理、收纳与断舍离混淆的。
(二)断舍离的两个维度
在断舍离中,收拾是最重要的。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
收拾,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
这个过程,对许多人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物品,要么是我们用过的,有感情,舍不下;要么是凑合能用;要么是将来可能会有用;要么是东西值钱扔了可惜……
所以要想做好筛选物品这项工作,应当考虑两个维度:
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
当下这条时间轴
这两个点深深地击中了我!
要知道,我舍不得扔某些物品,就是:
从这个东西还有用或者是曾经花了不少钱置办的来考虑,而不是他对我来讲还有没有用。
老觉得将来可能用得着
所以,我看到山下英子提出的这两点,一下子就有顿悟的感觉:原来如此!一旦思考的角度转变过来,收拾就会变得简单!
所以,从这两个维度来讲,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这部分作者用一张图给出了断舍离的机制:
(三)断舍离的3个级别
作者讲了什么是断舍离之后,介绍了断舍离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意识、环境和气场方面的变化,此处有一张图,可以让我们定位自己当前的断舍离级别:
我在最底层,断舍离前这个级别,是无法成为物品的主人这一类。你呢?请文后留言说明。
(四)扔不掉东西的三类人
山下英子还介绍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逃避现实型: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
执着过去型: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
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我属于2和3兼有的类型。
这部分有一张图,说明了无法舍弃物品的一种原因:无法把重点放在现在,总是陷入过去与未来。
实际上,你的家里,只有20%的物品现在用得上,80%的物品现在都没什么用,将来也很难用得上。
(五)断舍离中的扫除概念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一张图表示如下:
通过这张图还可以看到,收拾是第一个步骤。
很多时候,家里没办法整理、打扫,都是因为:东西太多太乱、满满当当,无法下手。
这个时候,必须得先收拾,以我为中心、以当下为时间轴,筛选出对自己当下有用的物品,清理掉无用的“垃圾”,然后才能应用收纳术进行整理、打扫。
(六)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断舍离讲究的是:从小处着手,先行动起来,慢慢把一切都卷入断舍离的中。
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家里杂物太多太乱无法下手,只要先选择一个小场所,先做起来,慢慢扩大战区即可。
具体如何选择场所,如何收拾,参见下图:
我选了办公桌作为开始:
是不是超级乱,乱到出乎你想象?
别笑,今天晚上我就把这块收拾好,做到办公桌上只有当下一周内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七)看得见的变化会引起冰山之下的变化
物品处在看得见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变化,会引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变化。最明显的,深处简洁可控的环境,我们会觉得舒服、安心、安全、愉悦。那我们通过实施断舍离把自身的处所变得简洁可控,就会体会到安心、愉悦这类情绪,经常处于这种情绪中,我们整个人就会变得自在、自由、自律、自信。
经常使用凑凑合合的物品的人,往往也是凑凑合合的人(譬如我),坚持使用合适、精致物品的人,往往也是精致讲究的人。
物品是我们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这部分有一张图,贴出来给大家看:
(零)三句话总结
《断舍离》后记的开始用三句话总结了全书的核心思想: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当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不过,只有这3句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断舍离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行动,只有把断舍离付诸行动,我们本身,才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