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通俗易懂的讲解一下Java的代理模式

在我们通常的应用中,代理模式也是我们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所谓的代理模式是指客户端并不直接调用实际的对象,而是通过调用代理对象,来间接的调用实际的对象。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间接的形式来调用对象呢?一般是因为客户端不想访问实际的对象,或者访问实际的对象存在困难,因此通过一个代理对象来完成间接的访问。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形也是非常常见非常常见的,就比如,黄牛买票,黄牛相当于是火车站的代理,我们可以通过黄牛买票,但只能去火车站进行改签和退票。

在代码实现中,相当于为一个委托对象Station(车站)提供一个代理对象Scalper(黄牛),通过Scalper(黄牛)可以调用Station(车站)的部分功能,并添加一些额外的业务处理,同时可以屏蔽Station(车站)中未开放的接口。

代理模式的UML图

代理模式类图

1,Station(车站)是委托类,Scalper(黄牛)是代理类;

2,Subject是委托类和代理类的接口;

3,sell()是委托类和代理类的共同方法;

从UML图中,可以看出代理类与真正实现的类都是实现了抽象的接口,这样的好处的在于代理类可以与实际的类有相同的方法,可以保证客户端使用的透明性。

代理模式的实现

代理模式有两种实现的方法,一种是静态代理类,另一种是各大框架都喜欢的动态代理。下面我们主要讲解一下这两种代理模式。

静态代理

我们先看针对上面UML实现的例子,再看静态代理的特点。

Subject接口的实现

Subject接口的实现

实现了Subject接口的两个类

Station类

Scalper类

具体的调用如下:

测试类

通过上面的代理代码,我们可以看出代理模式的特点,代理类接收一个Subject接口对象,任何实现该接口的对象,都可以通过代理类进行代理,增加了通用性。但是也有缺点,每一个代理类都必须实现一遍委托类(也就是Station)的接口,如果接口增加方法,则代理类也必须跟着修改。其次,代理类每一个接口对象对应一个委托对象,如果委托对象非常多,则静态代理类就非常臃肿,难以胜任。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有别于静态代理,是根据代理的对象,动态创建代理类。这样,就可以避免静态代理中代理类接口过多的问题。动态代理是实现方式,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借助Java自带的java.lang.reflect.Proxy,通过固定的规则生成。

其步骤如下:

1,编写一个委托类的接口,即静态代理的(Subject接口)

2,实现一个真正的委托类,即静态代理的(Station类)

3,创建一个动态代理类,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并重写该invoke方法

4,在测试类中,生成动态代理的对象

第一二步骤,和静态代理一样,就不说了。第三步,代码如下:

创建动态代理类

第四步,创建动态代理的对象

创建动态代理对象

创建动态代理的对象,需要借助Proxy.newProxyInstance。该方法的三个参数分别是:

1,ClassLoader loader表示当前使用到的appClassloader。

2,Class<?>[] interfaces表示目标对象实现的一组接口。

3,InvocationHandler h表示当前的InvocationHandler实现实例对象。

关于动态代理,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



作者:飞叔Brother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30449552a81


0人推荐
随时随地看视频
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