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MongoDB ObjectId详解及使用

MongoDB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个自动生成的字段:”_id”,类型为ObjectId。
本文详解ObjectId的构成和使用。

ObjectId构成

之前我们使用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时,主键都是设置成自增的。但在分布式环境下,这种方法就不可行了,会产生冲突。为此,MongoDB采用了一个称之为ObjectId的类型来做主键。ObjectId是一个12字节的  BSON 类型字符串。按照字节顺序,一次代表:

4字节:UNIX时间戳
3字节:表示运行MongoDB的机器
2字节:表示生成此_id的进程
3字节:由一个随机数开始的计数器生成的值

ObjectId获取时间

从ObjectId的构造上来看,内部就嵌入了时间类型。我们肯定可以从中获取时间信息:即插入此文档时的时间。MongoDB对ObjectId对象提供了getTimestamp()方法来获取ObjectId的时间。

> a = new ObjectId()ObjectId("53102b43bf1044ed8b0ba36b")> a.getTimestamp()ISODate("2014-02-28T06:22:59Z")

根据时间构造ObjectId

上例是直接使用MongoDB提供的新建方法来构造ObjectId的,我们自己可不可以通过字符串来构造呢?看下例:

// 使用Date的字符串构造方法生成日期,然后使用Date对象的getTime获取毫秒数,再除以1000得到标准时间戳> a = new Date("2012-12-12 00:00:00").getTime()/10001355241600// 获取时间戳的标准十六进制表示 > a = a.toString(16) 

50c75880// 在后面填补16个0 > a = a + new Array(17).join("0") 50c758800000000000000000// 使用24个字符串构造ObjectId > b = new ObjectId(a) ObjectId("50c758800000000000000000")// 获取时间以验证 > b.getTimestamp() ISODate("2012-12-11T16:00:00Z")

上述过程中 new Array(17).join(“0″)目的是生成16个0拼接的字符串。

这里使用了点小技巧。new Array(17)构造了一个17个元素的数组,但是数组里面没有元素,join(atr)方法的作用是连接数组元素并且以其参数分割。17个元素正好有16个间隔,所以最终拼接起来的字符串为16个。
根据ObjectId按照插入时间排序

MongoDB默认在ObjectId上建立索引,是按照插入时间排序的。我们可以使用此索引进行查询和排序。

// 按序插入三个文档> db.col.insert({"num":1})
> db.col.insert({"num":2})
> db.col.insert({"num":3})

> db.col.find().pretty()
{ "_id" : ObjectId("53102fb4bf1044ed8b0ba36c"), "num" : 1 }
{ "_id" : ObjectId("53102fb9bf1044ed8b0ba36d"), "num" : 2 }
{ "_id" : ObjectId("53102fbabf1044ed8b0ba36e"), "num" : 3 }

Q&A

为什么选择ObjectId
而不是递增ID?
参考segmentfault上面的问题:mongoDB修改”_id”的objectID到普通递增id为什么不好
如何取到ObjectId里面的时间?

shell下可直接oid.getTimestamp()。各种驱动也都有对应的方法。

如何使用日期范围来查询ObjectId?

既然ObjectId是可以排序的,它当然也可以比较大小。在有日期范围的情况下,实际上可以从_id中利用IXSCAN找到相应的记录,而不需要根据另外一个时间字段来查询。如果时间字段正好没有索引的话,_id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stackoverflow上详细讲了该怎么做。

使用自己生成的UUID字符串和ObjectId比较哪个做_id更好?



作者:陈光剑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63b93a5955

0人推荐
随时随地看视频
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