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就创新试错聊聊Serverless + Faas架构,赠送Groovy高性能规则引擎实践

1. 前言

始前先看下整个文章的梗概:我会对于多变业务,比如“小步快跑”、“创新试错”下的业务开发模式和架构方案做出分析设计,最终推导出Faas + ServerLess架构,并就Java技术栈下,对于这种架构进行落地,实现基于自定义Groovy引擎的Faas+ServerLess架构下的“低代码”服务。

1.1 大体背景

我由于是做营销活动相关的,日常经常会碰到一个场景:各种频出的创新的idea需要尝试,创新这件事儿意义很大。但是每个idea都去实践落地,成本又太高了,如果完全靠直觉和经验,很容易扼杀一些优秀的idea。

所以就开始尝试降低创新的成本,比如说之前一个活动30人日,我们能不能降低到3人日,看上去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成本节省数量,但是理论上是可行的。

1.2 成本分析 – 需要提效

首先我们对于成本进行初步分析,一场活动的成本,大致分为:人力成本 + 活动预算 + 流量成本。

对于idea的创新实践,我们初期并不需要过大的活动预算和大规模的资源流量,通常在前几天就能把效果论证出来,定向推送特征用户就好了,有传播倾向的idea,可以用延迟发奖来解决,效果好了就增加预算,效果差,钱也花不出去。

所以剩下的,最核心的成本在于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可比大家想象的要重要的多,尤其是在这么个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几十人日、几百人日的投入创新尝试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活动生产的效率问题。

不仅是活动方面,其实每个具有创新属性、小步试错属性的场景,都有着类似的问题。

1.2 其他推荐

前面有几篇文章已经提到过大致的方法论和初步的实践思路了,有兴趣也可以前置的读一下,不过不读也不耽误本篇的阅读,部分内容是有一些重复的。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何解决这种创新类、小步试错的“轻业务”。

2. 可以有的思路,一通分析

要想节省成本,有两个思路:减少工作量、提升落地效率。

事情得做,还得做作,需求不能砍,所以剩下的方法只有复用;提升落地效率,这个prd效率、前后端研发效率、测试效率每一个方面其实都可以去节省。

我们就idea的落地流程,进行细节上的分析,看看如何来提升效率。

2.1 落地分析

首先就整个流程进行分析,减少繁琐的流程,少一点大公司病,多一些创业状态,高生产效率的节奏下,快速idea落地体验,沟通对齐,是整体的目标。

做事前,先看最佳实践,一种好的、理想的方式是“我只关心本次创新的部分,也只需要执行本次创新的部分”

具体举措:
1: 要有机制能够保障只需要开发创新点,并且高效的开发创新点。
2: 影响能够隔离,只影响当前的创新尝试(测试范围),不影响其他任意功能或业务。
3: 线上无运维成本,即写即跑,不用申请存储、不用配nginx、不用起机群、不用部署上线,就小成本快速出个看板,关注具体效果就好。
4: 开发体验上,热更热部,0等待成本,大脑无线程间切换,快速心流模式。
5: 很轻松的就能复用,少量的复用适配成本。

2.1 落地分析,我能想到的方案

2.1.1 开发过程

根据上面的最小实现原则,我们不妨对于开发一个功能所涉及的工作进行分析,就拿营销活动来看,我们能想象这么几种方案:

  • 基于已有的逻辑做if-else变更
    我们使用现有的活动做变更,支持给活动增加活动id之类的概念,用于区分不同的逻辑,在原有的逻辑上做新增,然后适配兼容。

这种模式就本次开发和之后的维护成本来说都是最高的,可能改起来最不费劲,加一点代码就解决了,但兼容逻辑、废弃逻辑会越来越多。我们业务上的屎山通常就是这样出现的。

而且对于单次活动的开发,影响面也没有控制住,可能会对既有逻辑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个方案基本上可以否了。

  • 完全纯新写
    新起一组逻辑,完全用来支持当前的创新活动,与现有逻辑完全隔离,最小原则实现,和原有的逻辑完全做了隔离,这是业务发展初期、系统重构常用的思路,在成本不高的时候,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逻辑相对复杂,创新idea的成本是没有减少的,所以这个方案也暂时先否了。

  • 基于复制逻辑
    copyOnWrite,把当前的代码做一份复制,在复制出来的代码上做修改,与现有逻辑变相隔离,不用适配老逻辑,直接做新增修改即可。

这样是不是就做到了,即跟既有逻辑隔离,又减少了重复开发。但是现实是我们的活动开发并没有那么轻松就可以复制,整个的复制成本也会很高,除此之外,老逻辑修改至逻辑的成本还是太高,需要对老逻辑非常熟悉才行。

要是有一种方式,能够一键复制就好了,比如就一个脚本,直接copy?这个思路没准能行。

  • 基于沉淀复用 + 纯新写组装逻辑
    我们去沉淀大量的工具,在创新idea到来时,利用工具集去构建新的活动,由于沉淀的这部分是稳定的,变的通常是组合逻辑,是可行的。

但是组装逻辑也相对庞大,能不能再省省。

小朋友才做选择,大朋友选择都要,我们想要的已经清晰了:快捷复制 + 纯新部分新写 + 沉淀功能集

2.1.2 调试过程

还记得写php和python的爽感嘛,语法精炼,热更热部。那能不能对于这种创新idea我们也采用这个技术栈,当然是可行的。想要提效,热更热部是必须的。

但是通常这个方式会收到各方面的制约,比如说技术栈不统一的问题,由于生态的原因,不得不否认Java是最主流的业务工程开发语言。并且对于活动场景来看性能要求是比较高的,php、python的性能说实话,还是差了一些的。

我们需要一种模式提供热更热部,并且执行效率至少跟Java差不多,能兼容现有的功能集合语言上无缝兼容(如果调一个功能就来次rpc,成本太高了),顺道还能有Java的巨大生态便利。

肯定有人杠,Java也能热更热部,我是觉着真的够难用,而且跟这种天然热的脚本类语言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2.1.3 运维成本

开发、调试完成、测试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线上运维了,传统的开发模式,研发对于线上的机器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资源等感知太多了,但就一个上线过程就要耗费掉一天的时间,并且为了安全还要使用各种手段,一台台机器去灰,还要感知nginx、DB等中间件服务,需要时还得有各种前置工作。

那能不能无需感知这些对于线上应用即写即跑,背后的资源毫不关心,让研发看不到“机器”,管控该做做,灰度就用流量灰。

2.2 Faas + ServerLess

把上面的方式总结下来看:

  • 开发过程

  • 快速复制

  • 稳定的功能集合

  • 调试过程

  • 即写即跑,热更热部

  • 运维过程

  • 不感知服务器

总结下来这不就是Faas和 ServerLess架构嘛(面向的沉淀好的稳定功能集合,进行脚本化编程)。我们只需要给我们的系统,增加能执行创新idea的容器就好了。

用脚步写几个基础活动模版,然后实例化一个模版(复制一个出来),把创新的玩法在里面加进去,编写创新玩法时,使用我们沉淀好的功能集合,发布时就点一下,然后自动构建接口,自动识别存储。需要灰度就拿流量整个白名单推全,然后在整个脚本的版本系统,是不是问题就都解了。

整体的方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需要解决落地过程中的 Java兼容性问题脚本对于功能库的识别高效复用问题脚本执行性能问题服务稳定性问题,下面就具体来看,是怎么落地的。

业界并没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能把上面的几个问题妥善解决掉,在整个落地过程中做了较多的自主优化。

3. 基于Groovy引擎的优化落地

直接看下我们要落地的应用:

3.1 Java 兼容性问题

这里就拿业界最常用的Java技术栈来看落地,其他场景可能技术选型不同,但是思路是一致的。

Groovy算是Java生态中最常用的语言了,纯粹的groovy语法十分精炼。并且与Java环境高度兼容,甚至可以直接在groovy脚本中写Java代码。

在国内Groovy 最常用的场景是写单测脚本、写离线数据脚本等等,很大的原因就是跟Java兼容性极高,并且编写效率极高,对于Java开发同学没有成本。

但是Groovy脚本性能是比较差的,测试来看比Java性能得低一个数量级,无论是用哪种执行方式,这个是脚本执行的通病,但是如果把性能问题解决了,Groovy脚本是不是就很香了。

3.2 脚本执行性能问题

Java环境中使用groovy脚本有这么几种模式:GroovyShell执行、GroovyClassLoader、GroovyScriptEngine 三种方式去执行脚本。这三种模式都是类似的,性能都比较差。

3.2.1 执行原理

  • GroovyShell
    GroovyShell 适用于执行片段脚本,具体执行过程,可以理解为把代码片段放到一个静态方法里,然后invokeStatic,然后完成处理。

每次都要进行新groovy 脚本的拼接,然后编译成对应的class文件,然后再newInstance构建一个对象,然后向下转为GroovyObject,然后调用invokeStatic。

整个拼接、编译、反射调用都是非常耗时的,然后次次编译产生大量的类,短时的方法区占用比较多。

  • GroovyClassloader
    GroovyClassloader 可以选择groovy文件进行编译,然后夹在对应的class文件,使用的方式也是newInstance对象,用GroovyObject中的invokeMethod方法,调用的是MetaClass中的invokeMethod方法,最底层就是lang.reflect,性能也比较差。

相对于Groovy少了拼接、编译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缓存对应的实例,每次的主要成本就是反射调用成本。

  • GroovyScriptEngine
    这东西就是在groovyClass、GroovyShell上封装了一下,可以指定url去进行当前目录的脚本访问,并且提供了缓存机制,能自主发现文件更新(检查md5),提供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但是这些便利性还不如不提供,反而引入了OOM风险,方法区不会进行卸载,然后每次变更会生成一个全新的class。并且性能方面虽然提供了缓存,但是反射调用的问题依旧无解,性能还是比较差

3.2.2 基础信息供给

回忆点基础,设计过程需要大量的类加载、反射等相关知识。

一个class对象的唯一标示是:类加载器 + 类全限定名称。

一个class文件被装载后在方法区生成class对象(启动时),这个对象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是无法被替换的,像重新加载要么换名字,要么换类加载器,要么改JVM(这个侵入性太大)。

Java的类加载委派模型,最上层是bootstrap、然后是Extension、在是application,然后加载时会层层向上委派,主要是解决同一个类不同加载器问题。

由于上面的实现,父类加载器加载的类,是没办法访问子类加载器加载的类的,这个隔离是在class文件装载时进行校验的。

反射定义 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有了前置的这部分信息,我们开始进行分析设计。

3.2.3 自定义引擎

针对性能差的问题,我是做了对应的自定义实现,反正就是个编译 + 装载的过程。并且除性能以外,我需要对于整个过程都完全可控。

首先使用CompilerConfiguration进行脚本编译控制,编译成对应的class文件。(这里可以让编译过程可控)

然后自定义classloader进行装载(只需要一个单纯的class文件,只需要一个装载功能,并且需要整个过程完全可控)

然后ASM 进行对应目标class的代理类生成(ReflectASM),生成新的class:*****MethodAccess,然后再用代理类完成Groovy 脚本内方法反射调用(由于直接定位到方法调用,本质就是直接调用)。

过程按照一定的策略缓存对应的代理对象,来避免次次编译、创建代理。

这样使用grovvy的时候,就跟使用本地方法一致了。

ps: 为什么ReflectASM比Java原生的反射快,而ASMReflect比直接调用性能差在哪,为什么能得到JIT的优化,下面尝试分析。

  • 直接调用
    前置动作:java 代码 -> 字节码 -> class load

执行时:根据加载好的类信息找到对应的方法引用,去执行就好

  • Java 原生反射
    前置动作:java 代码 -> 字节码 -> class load

提前缓存:获取class信息 -> 获取对应Method

执行过程:检查系统状态和参数可以执行这个方法 -> 和正常JVM执行方法一样执行这个方法

  • ReflectASM 反射
    前置动作:java 代码 -> 字节码 -> class load

提前缓存:获取class信息 -> 生成XXXXXXXMethodAccess类 -> 完成新类load

执行过程:使用向上转型后的代理对象(MethodAccess容器加载可识别)-> 调用invoke方法 -> 然后会走到具体的实现类(继承自MethodAccess)-> 然后代理内部将脚本对象强转为对应的脚本对象 -> 根据名称(for-each)或者方法序号(switch-case) 对于脚本对象的方法进行直接调用。

ReflectASM进行调用比直接调用就多了两层栈、一层for-each或者switch-case,性能近似相同。

ReflectASM相对于原生JDK的反射,基本相当于直接调用和反射调用的差异,少了参数和状态检查的过程,并且能得到JIT的优化。

ReflectASM能被JIT优化到,完全是因为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直接调用。

看上去父类加载器访问了子类加载器加载的类,其实没有,装载过程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里就是利用了向上转型,编写时使用父类进行子类访问,然后再层层向上使用。

3.2.3 编译优化 – 内部函数链路优化

重写完引擎之后,发现性能还是差一些,然后一边压测一遍看了下对应火焰图,发现调用栈里多了一些我不认识的东西。并不是常规的函数调用栈。

这里的问题是因为Groovy的动态性,grovvy编译后的class对象都默认实现了groovy.lang.GroovyObject(可以尝试反编译上面的class文件看看哈),里面有一个MetaClass持有了整个类的元信息,方法路由就是通过MetaClass来进行方法寻找的,可以用这个机制完成在运行时完成属性和方法的添加。(底层调用其实就是反射,只不过让反射的使用变简单了),具体可以去看下官方文档哈。

这个动态性使性能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这个特性给关掉:@CompileStatic 就行。

ps-1: 外层依然有必要进行动态代理,没有其他的入口,防止JIT中断。

ps-2: 很多时候JIT 去优化就是因为反射,具体可以看下对应的JIT 日志,-XX:+PrintCompilation -XX:+CITime

3.2.4 服务预热优化

我们日常的服务在启动时都会有预热动作,让服务的刚开始的请求都能以正常的性能来提供。但是容器化之后,新脚本的预热是缺失的。

预热缺失在除了会导致部分请求的平响增加,在流量极大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预热产生的开销和链接夯死有极大的概率导致服务奔溃,这里可以参照《架构视角的性能优化》

一个脚本中需要预热的是:client(初始化)、函数(实例化)、自身代码,核心重开销的是client、函数,自身代码的JIT热度其实还好。

这里可以给脚本的下发过程做一点处理,提供预热入口,编写脚本时就能保证脚本是热的。这样可以根据脚本的内部逻辑进行针对性的预热,但是这样相对麻烦,我们需要感知发布逻辑,并且每次需要新增代码,不够优雅。

最佳的方式是,服务启动时保证脚本中用到的函数、client这些都是热的,剩下的只有脚本逻辑了,这部分本质上的性能损耗非常少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想要极致的优化方式,可以使用AOT编译,强制静态编译,这部分内容未曾实践落地,就不说了。

3.3 如何识别功能函数库

我们基于Faas落地组装逻辑,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运行过程中识别函数库呢。

首先功能函数库,可以有两种落地形式,标准的服务(有状态函数)或工具服务(无状态函数),就使用场景来看有状态函数是我们最常用的,比如说库存、机会、计数、榜单这些,工具函数比如概率、规则引擎、决策服务等等。

3.3.1 编译时 – SDK引入

3.3.1.1 服务引入

对于开发过程,由于是脚本 + 面向接口编程,可以直接利用类似于SPI的实现机制,引入一个SDK,只感知具体的接口,这个接口怎么实现、有哪些实现就由容器和运行环境来决定。

3.3.1.2 自定义函数库

除了上面的这种方式,可以直接跳过接口,直接自己导入沉淀好的工具库,比如一个Jar包,里面包含了自身的业务功能函数等等。

3.3.1.3 RPC接入

可以向在Java开发一样,直接在脚本里使用其他的RPC服务,只需要包装个类似于ClientFactory就可以啦。

3.3.2 运行时 – 类加载模型扩展

上面提到的都是各种开发时的引用方式,但是运行时怎么保证你的脚本们正常加载到对应的函数、容器又是怎么执行你的脚本呢。

我们spring中的包是在application这一层所加载的,相当于容器的信息是application加载的。

3.3.2.1 脚本识别

而脚本是子类加载器所加载的,我们想要访问,只能通过反射。(容器不感知脚本也非常的合理),所以就直接反射调用了。

不过这里绕了一层,直接通过ASM生成字节码文件,做了层代理,生成代理类之后,使用被代理类的加载器(脚本类加载器)作为父类加载器构建一个子类加载器,然后代理类通过子类加载器进行装载,最终会委派至父类加载器装载,也就是脚本类加载器装载。

具体可以看看,com.esotericsoftware.reflectasm.AccessClassLoader#get,逻辑不复杂。

ps: 调用过程可以认定是反射调用,但性能是直接调用

3.3.2.2 脚本访问容器

而脚本中想要访问存放于容器中的接口畅通无阻。

3.3.2.3 脚本访问函数库

然后再把自定义函数库加进去,只需要指定函数库Jar类加载器的父类加载器是application就好,然后再指定脚本的父类加载器是函数库Jar类加载器即可。

这样就做到了,脚本中能够正常访问容器中的能力,又能访问函数库中的资源,同时容器能够正常访问对应的脚本资源。

3.3.3 整体来看

整体盘下来,类加载视图长这样:

整体的调用链路长这样:

3.4 服务稳定性问题

解决完性能、兼容性、函数库识别之后,下一个问题是稳定性问题,要求其实很清晰,隔离性 + 故障屏蔽

3.4.1 隔离问题

脚本之间不能互相影响、不同业务的脚本之间不应该出现资源抢占的情况。

首先脚本之间在上面说的那种模式落地之后,隔离逻辑非常好做,只要把整个脚本try掉就好了,无论任何错误不能导致影响容器运行。

然后业务之间的脚本是互相隔离的,在一个资源上只能加载一个业务的脚本,或者只能加载其中一个脚本,必要时一个集群仅运行一个脚本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选择不同的套餐就好了。

并且应该对于单个脚本进行逻辑隔离的治理,比如说这个脚本能使用多少存储、能用多少机器、最大多少流量,只需要在存储选择层面做合适的集群转发、流量入口处做限流、分发至不同的集群即可。

3.4.2 故障屏蔽

当一个脚本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时,是不应该被发布成功的,在新脚本错误期应该保持当前可用脚本对外提供服务。并且在错误期间应该持续性报警,并且脚本发布流程夯住的。实现模式就是经典的上线单发布流程。

对于业务性问题,我们是无法立即感知的,我们需要提供灰度过程,实现白名单用户、特征用户访问新的脚本,实现脚本的影响范围控制,如果小流量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有故障恢复能力。

3.4.3 故障恢复

提供脚本的快速回滚机制、脚本下线机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的恢复。

3.5 复用的效率分析

可以参照我之前的文章营销活动提效之道,这部分内容为节选篇章,原理都是一致的。

3.5.1 颗粒度问题

通常来说复用机会和颗粒度大致呈负相关的关系,颗粒度越大,能够复用的机会就越小,颗粒度越小,能够复用的机会往往越大。

拿一个活动来说,从大颗粒到小颗粒,可以大致分为活动、玩法、有状态函数、无状态函数、库函数。

颗粒度越大成本节省越多,但是复用机会较小,颗粒度越小能够节省的成本越小,但是复用机会较大。就实践而言,单就成本节省带来的提效是有一个最优点的,这个点往往是有状态函数和玩法。那么我们复用的粒度基本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一场活动原封不动的直接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得换个皮吧,玩法复用机会明显大了很多,比如说抽奖、任务、签到等玩法复用,组成玩法的有状态函数复用机会就更大了,比如说机会、代币账务、库存、计数等等,再就是无状态函数,最后拆解到库函数,所有编程行为都是在这之上发生的,几乎完全复用。

3.5.2 创新限制问题

衡量出成本节省之后,我们不能单单按照这个进行执行,我们应该加入整个复用方案对于活动创新上的限制的影响。颗粒度越小对于创新时的限制是越小的,所以尽可能围绕最优的复用粒度偏向小粒度。

就实践而言,颗粒度到达有状态功能函数之后,就基本没啥限制了,所以最佳的复用粒度往往就是这个。

3.5.2 善用组合拳

前面一直在提创新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是对于创新的提效。但是一场活动完完全全是创新玩法几乎是不可能,甚至完全全新的玩法对于用户并没有那么友好,通常是一个创新玩法带几个习惯玩法,这样才能做到让活动既陌生又熟悉,用户的体验才是最佳的。业界也基本都是这么实践的。

同时固有玩法的沉淀一样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系统几个方向都得做,快速的玩法复用、快速的玩法变形、快速的创新玩法建设。

3.6 看下整体的逻辑视图

4. 一点启示

4.1 两万个配置问题

经常我们的会为了逻辑上的灵活性,增加很多的配置,曾经见过一些相对极端的代码,100行代码里10个配置项,如果发展到这样就没有必要了。

零散配置维护带来的成本远比灵活性带来的收益要大,ROI完全打不正。

这时候不如直接用整块代码的“规则引擎”解决问题,一块代码完成整体的决策,每次改动时还可以兼顾到整体的决策逻辑。

4.2 关于变化的收敛

我们在进行代码编写时,如果想让代码稳定可维护(架构的可扩展性、灵活度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类变化的收敛,让影响范围可控,让整个的架构变得清晰,让整个代码结构变得清晰。

而变化可以大致分为这么几类:功能繁多&耦合过重导致牵一发动全身、易变的串联关系、易变的组合关系、易变的单元逻辑、新增的单元逻辑。

导致我们修改代码的都是业务功能上的变化,可以从业务功能上进行探索,最佳的实践是:“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对于易变单元 “切分易变逻辑,使用中间件收敛和控制变化”,具体来看

  • 对于功能繁多&耦合过重导致牵一发动全身,我们可以在最上层做处理,拆分独立的服务(比如按照领域拆分),将各域的变化收敛到域内,不影响整体系统的变更。
  • 对于易变的串联关系,可以借鉴观察者模式,实现发布订阅等能力,完成整体的逻辑串联(落地形式可以是 基于总线的同步触发机制、又或者基于消息的异步触发机制),而不是硬编码来完成逻辑的串联。
  • 对于易变的组合关系,可以采用本文所说的这种模式,快速拼接现有的功能组成对外服务,而不是次次硬编码。
  • 对于新增单元逻辑,我们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完成单元逻辑的收敛,把新增的成本给解决掉。
  • 对于易变的单元逻辑,通常是由于业务逻辑多变引发的,最佳的就是拆分业务决策逻辑、代码决策逻辑,然后把代码抽象为执行模版,复杂的业务计算交给规则引擎。比如金额计算、过滤规则等等,还比如策略模式中的计算策略。

之前描述的,事件总线-流程编排交互总线规则引擎通用奖励服务代币账务等,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实践的,有兴趣可以看下。

4.3 创新的吞吐量 – 题外话

说句题外话,从流程上来看,从idea提出到完整性够键、再到prd产出、研发开发、测试、线上运行,这几个阶段是否可并性,常规来说是不可行的,prd未产出细节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变动,导致研发返工,研发阶段测试提前介入,会导致测试工作重复等。但是在成本极小的情况,这种模式是有落地可能性的,尤其是创新场景,直接研发写个demo上去也不是不行。

一定程度的并发,虽然整体工作量稍微增加,但是因为排期变短,整体的吞吐量是上升了的。

4.4 性能的优化

整个落地过程碰到了许多问题,允许我感慨下,代码都是人写的,所有的软件层面的引发的性能问题,都是可解的,只不过选择性能时我们需要牺牲一些东西,比如Groovy的动态性、比如空间换时间等等。

考量性能最关键的指标就是,有效吞吐量、响应时间,基于这两个做综合判断,往往能达到性能优化的最佳状态。

不要一堆问题混起来考量,分成单元问题逐个击破,就简单很多了。

有兴趣可以读一下架构视角的性能优化

4.5 易用性和灵活性

每次做中间件或者工具设计时都会发现,易用性和灵活性天然是冲突的,易用和简单基本可以划等号,但是简单基本意味着变化可能性小,灵活性好不了。

需要注意的是,易用性提升前期,比如新增一个功能能够让整体更好用,同灵活性并没有什么冲突。

4.6 架构的广度和深度

日常扩大技术广度,使用时提升技术深度,是最佳的实践啦,有足够的技术视野才能做出优秀的架构,有足够的技术深度还能保证架构的有效落地。

5. 写在最后

本文描述了创新试错下的多变开发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提升面对变化时的效率,并对于理想的方式进行了技术实践上的落地,并且切实解决该场景下的问题。

其中技术实现,是以主流开发语言Java 作为基准的,如果你们是其他技术栈,可能实现细节不同,但是整体的思路肯定是相近的。

对于这个思路都是类似的实践模式,相信做过Faas或者Serverless的朋友都有相同的感触吧,能根据场景,把思路落地才是关键。

最后从整体的思考、设计、落地过程中总结了一点经验,也分享给了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思路,可以一起探讨。

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总能带来一些较多的收益,带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完整考虑收益,因地制宜才好。

0人推荐
随时随地看视频
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