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经验值是成长的关键要素;
2)理解库伯学习圈;3)学会按照库伯学习圈的四个步骤从经验中学习。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在企业干了十来年,做事水平和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人差不多,他们把一年经验重复用了十年。我们都害怕这样,因为一旦离开那个可以容忍自己重复存量经验和技能的平台,就会无处可去,身价暴跌。
与此相对的,是我们身边的另外一些人,他们工作了两三年,就老练得像在该领域深耕了十年八年的资深人士,我们都羡慕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格外引人注目,公司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都被他们“抢去”了。
那么如何才能像我们羡慕的后者那样,用一年的时间获得三年的经验,快速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呢?
一、经验值是成长的关键要素
英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说过:“成年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自身的经验。”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经验,就可能超拔出时间和经历的限制,获得远超平均速度的成长。而这其中的关键则在于:追问和反思经验。
经验人人都有,但凡你做点事情,就会有一些经历、经验,这一点也不稀奇。只是大部分的人,做过了就完了,就放下了,就没有然后了。他们的做事过程是这样的:
这种“事情做过就完事大吉”的做事模式,做好了不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下次也不一定能把类似的事情再做好,做坏了不知道坏在哪里为什么坏下次还可能会把类似的事情再做坏。
而另有一些人,则会主动在做完事情之后引入回顾环节,追问和反思经验,从经验中萃取知识,纳入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用于指导下一次的实践。他们的做事过程是这样的:
有了回顾环节,通过追问和反思,经验就可以变成经验值,经验值是我们成长的本质原因。同一时间内获得的经验值越多,成长速度就越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可能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经验的内在逻辑。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从经验中学习,才能达到一年顶别人三年的效果呢?
二、库伯学习圈:四步萃取经验值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著名的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体验学习概念。并且,他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及具体的体验。这个循环被称作库伯学习圈,是成人教育学中被广泛接受的学习模型,可以有效提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库伯学习圈的应用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 从一个具体经验出发,比如你解决了一个安卓应用闪退的Bug,比如你通宵赶出的文案被老板痛批,比如你买了双磨脚的鞋。
- 然后对这件事或这个问题进行观察和反思,观察它的要素,反思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为什么情况会变成这样,梳理各个要素间的因果关系,追问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可以避免踩进同样的坑里,就可以把亮点再次点亮,这是针对具体事件的就事论事的反思。
- 再接下来,超越就事论事的层面,进行归纳和概念化,把这件事的经验,应用到同一类事情上,应用到具有相同模式的事情上,达到举一反三、层次拔高、横向扩展的效果,比如这次升级网站时忘记备份旧数据导致用户的历史订单不可查询,在第二步总结出经验,使用检查清单能够避免网站部署上线过程出错,那举一反三,发布应用到苹果商店、举办读书沙龙、外出野餐、旅游、为孩子举办生日会……等等这些需要做很多准备的事情,是不是都可以应用检查清单来规避遗漏呢?这样思考后,经验就抽象化了,应用范围就变广了,模式类似表象不同的事情,即便看起来你没做过,遇上了也可以应用之前事件提炼出的经验值。
- 在新的行动中,积极应用体验与反思的成果,测试经验值的效果。比如刚才的举例,我们提炼出检查清单可以避免遗漏减少出错,那我们在超市购物、举办读书活动时,就可以主动引入检查清单,并且观察记录实际情况,测试效果。
一旦我们在行动中积极应用了具体经验中反思出的经验值,就会形成新的具体经验,就可以再次进行库伯学习圈的循环,不断升级我们的经验和认知,形成飞轮效应,快速成长。对照库伯学习圈,可以发现,我们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较弱,会重复犯错或者陷入重复劳动成长停滞,常见的原因是:跳过了库伯学习圈的某个步骤,没有形成循环。比如跳过观察和反思,再比如跳过归纳和概念化。举个例子,小玲在测试网站时发现了一个Bug,对程序员小丁说:“小丁,你提交的版本怎么全是Bug啊,我一登录就崩溃。”小丁听了头也不回地说:“不可能,我都测过了!要么是你环境有问题,要么是你操作不对!再测!”,小玲听了很生气,指责小丁代码质量不行态度还很恶劣,小丁一听就生气了,指责小玲不了解网站系统对环境的要求不知道怎么测试还胡乱提Bug影响他的开发进度,最后闹到测试经理和开发经理出面协调才解决。
接下来又发版本,小玲给小丁提Bug,“小丁啊,又出Bug了,好频繁啊!”小丁还是说:“不可能,我都测过了!要么是你环境有问题,要么是你操作不对!再测!”小玲和小丁再一次产生了争执……
分析程序员小丁就测试小玲提Bug这件事,就是有“具体经验”,但跳过了“观察和反思”,因此就没有找到与测试工程师产生“冲突”的原因,没有提炼出经验值用于指导下一次测试工程师提Bug时的反应,于是就反复地与测试工程师产生矛盾。当然小丁也没有针对小玲给自己提Bug两人发生矛盾这件事进行归纳和概念化,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给自己提建议或批评自己时,也极有可能不假思索地引火怒烧对方,破坏彼此关系。那假如小丁进行了观察和反思,发现自己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总是指责对方,忽略了彼此的感受,所以结果总是难如人意,那他尝试去寻找方法时,就可能发现“非暴力沟通”这种平和的沟通方式,识别到自己指责对方是因为觉得对方针对自己而生气,心理不痛快,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就可能进一步发现自己需要尊重和认可,希望对方能够在提意见时只说事实不加评价,那当他提出这个请求,就可能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下次小玲或小英再提Bug时,就可能换一种说法,彼此就能顺畅地协作。推而广之,小丁如果把这种与测试沟通的方法提炼一下,形成诸如“面对别人批评时平和处理的四个步骤”,就可以把它迁移到其他沟通场景中去使用,比如与朋友、客户、家人等,就能促进身边的各种关系。
三、正确使用库伯学习圈
和程序员小丁一样,我也做过软件开发,做了十几年,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库伯学习圈来从经验中学习。刚转型做开发时,参与的项目是“基于Windows的宽带接入客户端”,我被安排做宽带拨号界面。因为没有任何开发经验,我对开发图形化程序毫无头绪啊,简直不知道如何下手,连一个窗口都创建不出来,都是请带我的师傅给写的模板。为了赶上同事们的水平和项目进度,我努力记住代码中用到的每一个Win32 API,比如CreateWindow、CreateWindowEx、SetWindowLong等等,上班时间努力查MSDN写代码,下班时间努力对着《Windows程序设计》和《Windows核心编程》进行练习,刻意记忆各种API,很快记了几百个。过了两个月,项目组有两位同事,在写代码遇到不记得的函数或想不起来的参数时,都不再检索MSDN,而是直接隔空问我,我想都不想就可以告诉他们函数拼写和各个参数。后来有位同事离职去了深圳发展,还在QQ上问我某个Win32 API怎么用。这就是我通过记忆Win32 API提升编程效率的经历,对应库伯学习圈的第一个步骤——具体经验。我对这个经验进行观察和反思,发现了记忆Win32 API对编程效率提升的表现和原因,比如:1)在写代码时,可以直接给函数填入各种参数,不用查文档,类型、位置都不会错,编写效率很高;2)编写代码时,不用查MSDN,就不用在代码编辑器和帮助文档之间来回切换,节省时间;3)实现某种界面效果时心中有关键词可以直接搜索,提升搜索效率;4)浏览记忆API时,会看到关联的API,慢慢在记忆中形成网络,遇到要实现某个功能,很快可以反应出要用哪个模块哪个函数。所以我觉得记忆Win32 API这种做法很赞啊,它帮助我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可以胜任工作的程度,并且为我在项目组内树立了第一个标签。这就是我对记忆Win32 API这件事的观察和反思。
四、作业来啦
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库伯学习圈,它将我们从经验中学习的机制分为“具体经验-观察和反思-归纳和概念化-测试和行动”四个步骤,它既可以用在生活中,也可以用于工作,它能够从成功事件中萃取经验值,也能从失败经历中提炼促进成功的知识,只要我们愿意刻意练习,它能够帮助我们把经验变成各式各样的经验值,哪怕是小小的事件,也可能提取出普适的方法和知识,从一沙一叶中见自己、见世界。用熟库伯学习圈,可以让你超越日历时间,把一年经历变三年经验,获得超速成长。学练结合才有效果!挑战来了,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请回忆过去发生的一件事,描述它是什么事、什么时间发生的、你经历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获得什么样的改变,先简要的写下来,然后,对着库伯学习圈的四个步骤进行演练,并写下四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