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介绍积极主动这个习惯时,引入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模型。这个模型很好的解释了积极主动的者与消极被动者焦点的不同。
关注圈是我们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家庭、事业、房子、股票等等,这些事情中,有一些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被我们掌控和改变的,它们组成了影响圈。
如何区分一件事情是否属于影响圈呢,可以这么做:
先罗列这件事情需要的能力、资源;
再罗列自己的能力、资源;
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是否能搞定这件事情,如果可以,它就属于影响圈;如果不可以,再判断自己是否可以请别人帮助搞定,如果可以,它就属于影响圈;否则,这件事情属于关注圈。
◇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关注圈和影响圈模型,可以帮我们指出努力方向。比如想要加薪,那就可以套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工作积极、提升能力、梳理成果、寻找数据和事实依据、设计谈加薪的对话、对话时机等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属于影响圈;是否能加薪、什么时候开始加薪、加薪幅度、别人加薪多少等等,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属于关注圈。我们要想加薪的话,就应该把工作焦点放在影响圈。
使用关注圈和影响圈模型,区分可以掌控的事情与无法改变的事情,把焦点放在能够改变和影响的事情上,可以让我们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能让我们获得改变自己的能量,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效能。我后面会积极使用这个模型来到自己的工作。
◇
预计接下来的几年内,我的公众号“程序视界”会一直运营,现在我来使用关注圈与影响圈模型来分析一下与运营公众号相关的事情,以指导我后面的努力方向,避免无所谓的精力消耗和情绪波动。
公众号,调研,选题,写作,推广等是影响圈的事情,关注、点赞、留言、转发等是关注圈的事情,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如下所示:
对于影响圈内的事情,要聚焦,努力。对于关注圈内的事情,顺其自然,不要焦虑。
目前我的公众号,影响圈内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做的和没有做好的,接下来就要一个一个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