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Java的BIO,NIO和AIO的区别于演进


前言

Java里面的IO模型种类较多,主要包括BIO,NIO和AIO,每个IO模型都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这些IO模型是如何演变呢,底层的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我们就来聊聊。

BIO

BIO全称是Blocking IO,是JDK1.4之前的传统IO模型,本身是同步阻塞模式,针对网络通信都是一请求一应答的方式,虽然简化了上层的应用开发,但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瓶颈,试想一下如果每个请求都需要新建一个线程来专门处理,那么在高并发的场景下,机器资源很快就会被耗尽,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线程池来优化这种情况,但即使是这样,仍然改变不了阻塞IO的根本问题,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拿一个read操作来举例子,在linux中,应用程序向linux发起read操作,会经历两个步骤:

第一个阶段linux内核首先会把需要读取的数据加载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Linux文件系统是缓存IO,也称标准IO)

第二个阶段应用程序拷贝内核里面的数据到自己的用户空间中

如果是socket操作,类似也会经历两个步骤:

第一个阶段:通常涉及等待网络上的数据分组包到达,然后被复制到内核的缓冲区

第二个阶段: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进程的内存空间里面

同步阻塞IO之所以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在这两个阶段,用户的线程或者进程都是阻塞的,期间虽然不占cpu资源,但也意味着该线程也不能再干其他事。有点站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自己暂时不用了,也不让别人用。

图示如下:

NIO

由于BIO的缺点,导致Java在JDK1.0至JDK3.0中,网络通信模块的性能一直是短板,所以很多人更倾向于使用C/C++开发高性能服务端。为了强化Java在服务端的市场,终于在JSR-51也就是JDK4.0的时候发布了Java NIO,可以支持非阻塞IO。并新增了java.nio的包,提供很多异步开发的API和类库。

主要的类和接口如下:

(1)进行异步IO操作的缓冲区ByteBuffer

(2)进行异步IO操作的管道Pipe

(3)进行各种IO操作的Channel,主要包括ServerSocketChannel和SocketChannel

(4)实现非阻塞IO的多路复用器Selector

NIO主要有buffer、channel、selector三种技术的整合,通过零拷贝的buffer取得数据,每一个客户端通过channel在selector(多路复用器)上进行注册。服务端不断轮询channel来获取客户端的信息。channel上有connect,accept(阻塞)、read(可读)、write(可写)四种状态标识。根据标识来进行后续操作。所以一个服务端可接收无限多的channel。不需要新开一个线程。大大提升了性能。

新的nio类库,促进了异步非阻塞编程的发展和应用,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1)没有统一的文件属性,例如读写权限

(2)api能力比较弱,例如目录的及联创建和递归遍历,往往需要自己完成。

(3)底层操作系统的一些高级API无法使用

(4)所有的文件操作都是同步阻塞调用,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并不是异步文件读写操作。

Java里面的NIO其实采用了多路复用的IO模式,多路复用的模式在Linux底层其实是采用了select,poll,epoll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用单个线程同时监听多个io端口,当其中任何一个socket的数据准备好了,就能返回通知用户线程进行读取操作,与阻塞IO阻塞的是每一个用户的线程不一样的地方是,多路复用只需要阻塞一个用户线程即可,这个用户线程通常我们叫它Selector,其实底层调用的是内核的select,这里面只要任何一个IO操作就绪,就可以唤醒select,然后交由用户线程处理。用户线程读取数据这个过程仍然是阻塞的,多路复用技术只是在第一个阶段可以变为非阻塞调用,但在第二个阶段拷贝数据到用户空间,其实还是阻塞的,多路复用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处理很多的socket连接,尽管性能上不一定提升,但支持并发能力却大大增强了。

图示如下:

AIO

AIO,其实是NIO的改进优化,也被称为NIO2.0,在2011年7月,也就是JDK7的版本中发布,它主要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改进:

(1)提供了能够批量获取文件属性的api,通过SPI服务,使得这些API具有平台无关性。

(2)提供了AIO的功能,支持基于文件的异步IO操作和网络套接字的异步操作

(3)完成了JSR-51定义的通道功能等。

AIO 通过调用accept方法,一个会话接入之后再次调用(递归)accept方法,监听下一次会话,读取也不再阻塞,回调complete方法异步进行。不再需要selector 使用channel线程组来接收。

从NIO上面我们能看到,对于IO的两个阶段的阻塞,只是对于第一个阶段有所改善,对于第二个阶段在NIO里面仍然是阻塞的。而真正的理想的异步非阻塞IO(AAIO)要做的就是,将IO操作的两个阶段都全部交给内核系统完成,用户线程只需要告诉内核,我要读取一块数据,请你帮我读取,读取完了放在我给你的地址里面,然后告诉我一声就可以了。

AIO可以做到真正的异步的操作,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支持纯异步IO的操作系统非常少,目前也就windows是IOCP技术实现了,而在Linux上,目前有很多开源的异步IO库,例如libevent、libev、libuv,但基本都不是纯的异步IO操作,底层还是是使用的epoll实现的。

图示如下:

NIO与Netty

既然Java拥有了各种IO体系,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Netty这种框架呢?

Netty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1)Java NIO类库和API繁杂众多,使用麻烦。

(2)Java NIO封装程度并不高,常常需要配合Java多线程编程来使用,这是因为NIO编程涉及到Reactor模式。

(3)Java NIO异常体系不完善,如客户端面临断连,重连,网络闪断,半包读写,网络阻塞,异常码流等问题,虽然开发相对容易,但是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不高。

(4)Java NIO本身的bug,修复较慢。

注意,真正的异步非阻塞io,是需要操作系统层面支持的,在windows上通过IOCP实现了真正的异步io,所以Java的AIO的异步在windows平台才算真正得到了支持,而在Linux系统中,仍然用的是epoll模式,所以在Linux层面上的AIO,并不是真正的或者纯的异步IO,这也是Netty里面为什么采用Java的NIO实现的,而并非是AIO,主要原因如下:

(1)AIO在linux上底层实现仍使用EPOLL,与NIO相同,因此在性能上没有明显的优势

(2)Windows的AIO底层实现良好,但Netty的开发者并没有把Windows作为主要使用平台,所以优化考虑Linux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里面IO模型的演变和发展,这也是Java在服务端领域大放异彩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再去学习高性能的Netty框架,将会更加容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来自51CTO博客作者哦哦002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0人推荐
随时随地看视频
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