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浏览精彩内容
慕课网APP
程序员的梦工厂
打开
继续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将二维码发送给自己后长按识别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金秋打卡】第10天 Linux网络管理

小白兔1215
关注TA
已关注
手记 55
粉丝 3
获赞 2

课程名称Linux网络管理
章节名称第1章 网络基础
讲师名称Tony

课程内容

  • iso 和 osi 七层模型
  • tcp/ip 四层模型
  • ip 地址详解
  • 子网掩码

课程收获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为ISO)

OSI体系结构,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七层模型分为上三层和下四层,上三层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下四层是为数据传递提供服务的。

数据发送是从上层到下层,数据接收是从下层到上层。

层级 作用
物理层 设备之同的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数据链路层 成帧、用M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薄与修正
网络层 提供逻辑地址、选路
传論层 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前的错误检谢、流控
会话层 对应用会话的管理、同步
表示层 数据的表现形式、 特定功能的实現如-加密
应用层 用户按口

xbAiLQ.png

TCP/IP是一组实现通信协议的代名词,它是一系列相关网络通信协议组成协议簇,是实现Internet/Intranet/ Extranet各项功能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协议是TCP和IP协议。

TCP/IP定义了四个层次的网络通信体系,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xbAZiq.md.png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严格来说不是一个独立的层次,只是一个接口,TCP/IP并没有对他定义什么具体的协议。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或从网络层收数据帧,抽出IP数据报上交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可以使用各种网络,如LAN、MAN、WAN,甚至点对点链路。网络接口层使得上层的TCP/IP和底层的实际网络无关。

网络层:一、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网络测试。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和DHCP服务。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应用层:应用层是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 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应用层一般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POP3。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DNS(Domain name 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是邮局协议第3版本,用于接收邮件。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其中A、B、C3类(如下表格)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类别 最大网络数 IP地址范围 单个网段最大主机数 私有IP地址范围
A 126(2^7-2) 1.0.0.1-127.255.255.254 16777214 10.0.0.0-10.255.255.255
B 16384(2^14) 128.0.0.1-191.255.255.254 65534 172.16.0.0-172.31.255.255
C 2097152(2^21) 192.0.0.1-223.255.255.254 254 192.168.0.0-192.168.255.255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引入子网掩码(NetMask),从逻辑上把一个大网络划分成一些小网络。子网掩码是由一系列的1和0构成,通过将其同IP地址做“与”运算来指出一个IP地址的网络号是什么。对于传统IP地址分类来说,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例如,如果要将一个B类网络166.111.0.0划分为多个C类子网来用的话,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即可,这样166.111.1.1和166.111.2.1就分属于不同的网络了。像这样,通过较长的子网掩码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网络的方法就叫做划分子网(Subnetting)。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打卡截图

xbEBcT.md.png

打开App,阅读手记
0人推荐
发表评论
随时随地看视频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