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CountDownLatch是什么?
CountDownLatch是具有synchronized机制的一个工具,目的是让一个或者多个线程等待,直到其他线程的一系列操作完成。
CountDownLatch初始化的时候,需要提供一个整形数字,数字代表着线程需要调用countDown()方法的次数,当计数为0时,线程才会继续执行await()方法后的其他内容。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对象中的方法
getCount:
返回当前的计数count值,
public void countDown()
调用此方法后,会减少计数count的值。
递减后如果为0,则会释放所有等待的线程
public void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调用CountDownLatch对象的await方法后。
会让当前线程阻塞,直到计数count递减至0。
如果当前线程数大于0,则当前线程在线程调度中将变得不可用,并处于休眠状态,直到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1、调用countDown()方法,将计数count递减至0。
2、当前线程被其他线程打断。
public boolean 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同时await还提供一个带参数和返回值的方法。
如果计数count正常递减,返回0后,await方法会返回true并继续执行后续逻辑。
或是,尚未递减到0,而到达了指定的时间间隔后,方法返回false。
如果时间小于等于0,则此方法不执行等待。
实际案例
join阻塞等待线程完成
首先建立3个线程。
public class Worker1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1启动");
try {
Thread.sleep(13_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1完成--我休眠13秒\r\n");
}
}
public class Worker2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2启动");
try {
Thread.sleep(3_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2完成--我休眠3秒\r\n");
}
}
public class Worker3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3启动");
try {
Thread.sleep(3_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Thread.sleep(3_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3完成--我休眠6秒\r\n");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orker1 worker1 = new Worker1();
Worker2 worker2 = new Worker2();
Worker3 worker3 = new Worker3();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worker1,"线程1");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worker2,"线程2");
Thread thread3 = new Thread(worker3,"线程3");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hread3.start();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thread3.join();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结束....");
}
}
打印结果如下:
-线程3启动
-线程2启动
-线程1启动
线程2完成--我休眠3秒
线程3完成--我休眠6秒
线程1完成--我休眠13秒
主线程结束....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可以看出三个线程是并行执行的。启动顺序,并不和执行完毕的顺序一致,但可以明确的是,主线程为一直阻塞,直到三个线程执行完毕。
CountDownLatch用法
阿里巴巴的数据库连接池Druid中也用了countDownLatch来保证初始化。
// 开启创建连接的线程,如果线程池createScheduler为null,
//则开启单个创建连接的线程
createAndStartCreatorThread();
// 开启销毁过期连接的线程
createAndStartDestroyThread();
自己编写一个例子:
这里模拟一种情况:
主线程 依赖 线程A初始化三个数据,才能继续加载后续逻辑。
public class CountDownArticle {
/**
* 模拟 主线程 依赖 线程A初始化一个数据,才能继续加载后续逻辑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AtomicReference<String> key = new AtomicReference<>("");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3);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休眠5秒,模拟数据的初始化
TimeUnit.SECONDS.sleep(5);
key.set("核心秘钥123456");
System.out.println("数据1初始化完毕");
//释放---此处可以在任何位置调用,很灵活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System.out.println("数据2初始化完毕");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System.out.println("数据3初始化完毕");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start();
//等待数据初始化,阻塞
countDown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key:" + key.get());
}
}
打印内容如下:
数据1初始化完毕
数据2初始化完毕
数据3初始化完毕
key:核心秘钥123456
CountDownLatch和Join用法的区别?
在使用join()中,多个线程只有在执行完毕之后欧才能被解除阻塞,而在CountDownLatch中,线程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调用countdown方法减少计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线程的解除阻塞,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连接线程的完成。
join()方法的执行逻辑如下图所示:
原理
从源码可以看出,CountDownLatch是依赖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来实现这一系列逻辑的。
队列同步器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是一个用来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它在内部定义了一个被标识为volatile的名为state的变量,用来表示同步状态。
多个线程之间可以通过AQS来独占式或共享式的抢占资源。
并且它通过内置的FIFO队列来完成线程的排队工作。
CountDownLatch中的Sync会优先尝试修改state的值,来获取同步状态。例如,如果某个线程成功的将state的值从0修改为1,表示成功的获取了同步状态。 这个修改的过程是通过CAS完成的,所以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反之,如果修改state失败,则会将当前线程加入到AQS的队列中,并阻塞线程。
总结
CountDownLatch(int N) 中的计数器,可以让我们支持最多等待N个线程的操作完成,或是一个线程操作N次。
如果仅仅只需要等待线程的执行完毕,那么join可能就能满足。但是如果需要灵活的控制线程,使用CountDownLatch。
注意事项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这一句话尽量写在finally中,或是保证此行代码前的逻辑正常运行,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异常会导致无法减一,然后出现死锁。
CountDownLatch 是一次性使用的,当计数值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后,就不能再对其设置任何值,当 CountDownLatch 使用完毕,也不能再次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