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调查说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阅读时间最长的国家,而中国的人均阅读时间却排在倒数。
作为一个习惯思考的人,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会如此。
十年前我抛出的这个问题,经过了十年的经历和思索,我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见解。
「一生必看的100本书」」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文章标题了,不仅作者喜欢起这样的标题,而且许多人也乐意去看这样的文章。
似乎看了这篇文章,把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书籍都翻读一遍,人生就会升华到另一个层次一样。这些文章将读书与你的人生绑定起来,似乎没看完这100本书,你的人生就不完整一样。
就像一个烟民跟你说:「小伙子,没抽过烟,你这辈子是不完整的」。
又或者一个挂科的同学跟你说:「同学,没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这些所谓必读书单,只是一帮叫做编辑的人搞出来骗点击率的玩意儿。
另一部分人则一直在炫耀自己看过多少书,而且只用了多久时间,坚持了多久多久。其实炫耀读过多少书和炫富没有什么区别,都挺招人讨厌的。
读书是一件带来乐趣的事
另外,当你开始用「坚持」这样的字眼去描述读书时,已经坏了。其实读书本来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之后的结果。
而我们许多人都太注重于读书能带来什么,而忽略了读书过程中的快乐享受,这让我们读得很痛苦,好像在念教科书一样。
如果要我说,读书就是一个纯粹的自我享受的事情,是一件消磨个人时间的事儿。在一闲暇无事的下午,拿一杯茶,做椅子上,翻一翻一本你喜欢的书。
你喜欢读小说,那就多读小说。你喜欢诗歌,那就多读诗歌。
当你读多了诗歌,你会发现小说貌似也挺有趣的。而当你读多了小说,发现历史传记也挺有意思的。不知不觉,你可能已经读完了《诗经》、《水浒传》、《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阅读就是这样,不需要你刻意去改变,你只需根据你的感觉细细品读、慢慢品味。之前你觉得晦涩难懂的,或许随着你的经历和阅读增长,你突然发觉能看懂了,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
或许这时候你才会发现阅读的乐趣是什么,阅读这时候才真正融入了你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法国的工人能在闲暇时阅读诗集,因为阅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消遣。
阅读是你最好的朋友
高中失恋的时候读散文,读冰心的散文集,读巴金的杂文,看那些颇有文采的文字,来抚慰受伤的心灵。但你要让我现在去看散文,我会说你杀了我吧,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啊。
大学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思考未来自己要如何走。于是读社会科学的书籍,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看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的运转,从他人的理解去接触世界。
有段时间觉得自己着装很邋遢,需要注意一下形象。于是读服装搭配、礼仪方面的书籍,看周思敏的《男人赢在形象力》,看维蓉尼克·亨德森的《成功男士形象》。站在优秀的人的肩膀上,让自己做得更好。
工作了觉得有些闲钱,需要补充下理财的知识。于是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读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富爸爸》、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让金融大拿与你同行,与他们学习理财的门道。
书籍永远是为你服务的,在你困惑、在你迷茫,在所有人都背叛你的时候,它还在那里。你住着几百块钱的地下室的时候,它陪着你度过漫漫长夜。而当你住在价值几百万的明亮洋房里时,它也陪着你。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周围的人如何变化,我总在那里等着你。真正的阅读不需要寻找阅读方法,因为最好的阅读方法就在你自己身上。当你觉得累了,那就停下,待会儿再看。当你觉得这本书不再吸引你了,那你可以跳着看,甚至直接丢掉,看下本书。你要知道,你才是书的主人,书就该老老实实躺在那里等着我。
而只有把阅读当成是快乐的事情,不为功利,我们或许才可以更好地享受阅读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而阅读才可能在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启发、以思考,让生活变得更加丰满有趣。
程序猿们更应该多读书
作为一个天天与显示屏打交道的开发工程师,我更建议每天腾出一点时间留给自己阅读。本身与人打交道就少,成天与机器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真的变成「搞基」了。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读更多的书,来让自己懂得更多,借此机会与更多的人对话,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的,用他人的见解武装自己,让自己不至于真的那么无趣。
就如最近我心情烦闷,于是我读琢磨先生的《以幽默的方式度过一生》,从琢磨先生豁然幽默的生活态度中,我总能得到启发,让自己低落、浮躁的心变得安静下来,坦然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阅读的重点不在读什么,而是享受阅读的状态。从今天起,每天留给自己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你抛弃所有的目标、功利,就仅仅为了兴趣而读。找一本自己想看了很久,但却久久没看的书,细细品味。
我把每天的这一个小时叫做「每天给梦想留点时间」,梦想还在,无论多辛苦,都能坚持下去。梦想不在了,多少财富都无法让你开心快乐。
希望大家都能享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这个老朋友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