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小伙伴对当下的工作不是特别满意,干起来没什么激情,不能深度投入,总觉得自己的未来在别处。可是又说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种现状。这种方法就是:创建一份来自未来的简历。
大家通常写的个人简历,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我受过什么教育,我拥有什么知识、技能,我经历过哪些公司和岗位,我做过哪些项目,我取得了哪些特别的成就…… 这些信息组合起来,描述了我们的工作形象,决定了我们能做的工作。
我们过去每一次找工作,都在努力找“自己想要的工作”,只不过有时来自现实的限制,会修正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接受一份“不是那么想要但暂时还不错”的工作。
理想的情况是,经历若干次选择后,简历中最近的那份工作,就应该是我们想要的工作。
假如简历中最新的一份工作,还不能令自己满意,那下一份工作,肯定应该更让我们满意。所以我们应该穿越到未来3年,想象自己正在做想要的工作,给自己当时的状态做个快照,放在简历中。
一旦我们能写出自己3年之后的简历,它就可以成为我们寻找工作的方向,指引我们走向理想的工作。
所以,让我们现在开始,来撰写“来自未来的简历”吧。
未来的简历,包括下面几部分内容:
工作形象摘要
教育背景
工作经验
技能
薪资要求
对工作形式的要求
对工作时间的要求
理想的工作环境
我们简要说明一下每一部分该怎么填写。
1. 工作形象摘要
这部分以概要的形式,描述我们在工作中是什么样的人,涵盖工作角色、在做的事情、个人标签三方面内容。比如你现在是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主要是完成别人分派的静态页面,还没什么可以令人称道的个人标签,那未来简历中,你可能是前端架构师,负责分析业务需求和前端软件架构设计,个人标签是 Angular 。
2. 教育背景
这部分填写你将来的教育背景,可能你现在的第一学历是二本学士,将来可能是某 985 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硕士。
3. 工作经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亮眼的履历。对开发者来讲,亮眼的经历有三类:知名平台(团队)、知名产品和个人品牌。
所以,请在这部分:
写下你最想为之工作的公司,比如腾讯、阿里、旷视科技、大疆、字节跳动、出门问问等。
写下你最想参与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是类似支付宝、微信、抖音、得到这样具体的产品;也可以定性描述,只说明这个产品提供什么价值、谁在用。
写下你除却公司和产品背景之外的、还能增强别人对你的信任的东西,比如你是Node.js、WebRTC等开源项目的贡献者,或者你出版了某个方向的技术图书,或者你是某个权威机构认证的某方面专家。
4. 技能
技能可以分三类来描述:
工作必须的硬技能,比如 C++、Spring Cloud、SSM、TensorFlow 等。
非必须但可以明显促进工作的加分技能,比如思维导图、PPT、UML等。
软技能,比如沟通、反馈、激励、写作等。
5. 薪资要求
你理想中的收入,写一个范围,比如年薪 50 ~ 80 万。
6. 工作形式
工作形式可以分为全职、兼职、零工三种形式。
一般人的选择是全职,当然也有人会选择类似间隔年的方式,或者缺钱时才出来兼职。
写下你喜欢的那种。
7.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三种:
固定上下班时间,比如朝九晚五这种。
弹性上下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
无时间限制,用交付结果衡量工作绩效。
8. 理想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描述。
硬件环境,比如宽敞、明亮、南北通透的办公室,比如 2 个 24 吋的显示器,比如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桌和座椅,比如随时有点心和饮料的茶水间,比如有健身房,比如有花园……
软件环境,比如工程师文化;比如团队成员积极主动,乐于助人;比如公司和上司都能够充分授权给下属,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监督,上下级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员工能确认上司对自己的预期,明确而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等……
这部分描述你理想的工作环境。
未来简历将指引我们前进
未来简历中列出的内容,是我们“想要但现在还未实现的”,是属于未来的,是我们的梦想。当我们将它们描述出来,现在做决定时,就能放眼未来,以它们为目标,从当下开始采取行动,让梦想成真。
比如你在未来简历中放入了“复旦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那你就会琢磨怎么做才能考上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就会引发你的行动。
比如你的未来简历包括“公众演讲”这一技能,那你可能就会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些诸如《高效演讲》的书,或者参加演讲方面的培训,让自己真的具备演讲技能。
用未来简历指引我们前进,有三点非常关键:
以简历中的某一项内容为目标,清晰定义达成目标的衡量标准
盘点当下状况,找到与目标的差距
规划从当下到目标的路径
但所有的关键点,其实都要落在行动上,落在持续的行动上,才可能将我们导向目标。所以,请今天就抽出时间,写一份来自未来的简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