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写了一段扩展性很差的代码。但是这不是我自愿的,也没有“人”强行逼我,只是“形势”所迫,而不得不这么做。今天的代码,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坑,而明天后来人补坑的时候,希望多看看Annotate,多想想代码是如何写成这样的。所以希望,不要因为我写的这段代码而骂我。
明天的坑
开发的先行中的人
开发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最初开发的人,往往可以奠定这一模块的整个基调。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最先打好地基的人,可以享受这个地基的特性所带来的便利。但是这种往往会给后人带来很多的不便,今天我就用一个例子来说一下我是如何写这段扩展性很差的代码的。
需求
首先我先简单说一下需求,就是根据服务端下发的优惠券信息List,前端展示不同的优惠券选择样式,可以看一下流程图:
原逻辑
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懂,画的不是特别好。然后现在又加了一个需求,服务端下发的优惠券List中有可能不可以展示,但是可以使用,就需要改成以下的逻辑:
现逻辑
然而,这么改的话,其实会增加很多后期维护的成本,根本不易于接下来的开发。比如新增一个需求,新增一个优惠券样式D,要求包含某种优惠券的时候就展示这个样式,原逻辑就需要在两个if else分支都添加这种样式的展示方法。而接下来的逻辑其实只需要在一个地方添加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我个人认为的比较好的逻辑,这种方式可以将分支减少,只有一个主要判断的分支: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逻辑
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比之前的好呢?if else逻辑什么样才是好的逻辑?
我认为绝大多数if else都可以转成switch。switch语句看起来比if else简单多了,也清晰多了,所以我认为只要可以将if else转换成switch的都是一个不错的逻辑设计,而多层的if else只会让人看得头疼,所以在开发中尽量避免使用多层嵌套的if else,可以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我遇到最厌烦的事
其实,扩展性很差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在维护中,相比于扩展性差的代码,我对于无缘无故的复杂而又不适用又不易扩展的架构更厌烦,真想问问那些所谓的“架构”,你们真的有考虑过今后的功能才这么设计架构的吗?还是仅仅为了业绩,为了自己的体验。
最后,最简单的事
说实话,我认为最好的不是说你设计了多么完美的架构,兼容了多长时间的开发,而是在你所开发的过程中,尽量的用最简单的代码,完成最复杂的逻辑。这样,无论是以后后人进行修改Bug的时候,还是进行兼容性整合的时候,都可以剩下双方很多的是时间。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作者:AllAboutCoding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8fc484559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