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浏览精彩内容
慕课网APP
程序员的梦工厂
打开
继续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
将二维码发送给自己后长按识别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为什么你“高效”的学习日其实是在阻碍你的成长(以及如何解决)

慕斯709654
关注TA
已关注
手记 327
粉丝 38
获赞 183

伪造的学习让我给你讲一个你可能会认得的故事。

你醒来精神满满。手里拿着咖啡,你一头扎进了一段关于系统设计的 YouTube 教程中。“就是今天了,”你心想,“今天我要提升技能了!”一个小时后,你跟着一个 Spring Boot 课程点头,第三次在构建待办事项应用。接着,你浏览了一篇关于 Kafka 的博客,浏览了一个关于 Redis 的讨论,并且收藏了十大必知算法。到了晚上,你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名编程高手了。

但这里有个转折:两周后,你啥都记不起来了。

没有编写任何代码。没有完成任何项目。只剩下这些浏览器历史中那些你永远不会打开的标签页。

这听起来熟悉吗?欢迎来到“伪学习”——这可能是20多岁开发者的职业隐形杀手。

等等

为什么假学习感觉这么好(以及为什么它有毒)

装模作样的学习就像吃糖果当早餐,虽然那一刻很满足,但却让你缺乏营养。

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陷入了这个陷阱。我会狂热地观看教程视频,以为 “知识 = 进步”。然后在一次求职面试中,当被问到如何 实际设计一个实时聊天应用的过程 时,我却卡壳了。虽然我看过10个相关视频……但从未亲手搭建过一个原型。

问题就在这里:你的大脑将被动消费当作一个打勾项。 它让你觉得自己很有效率,而你的技能却停滞不前了。

此处省略内容

解决方案:将“我观看的”改为“我建造的”

事实是:真正的进步发生在你感到挫败,在凌晨两点还在调试代码,或者放弃一个耗费数周的项目时。

你怎么逃出学习假象的循环?

1️⃣ 带着目标学习

试着将_"我要看一个Docker教程"改为"这个周末我要把我的兼职项目容器化."_有聚焦的目标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2️⃆ 30分钟法则

在完成任何教程后,至少花30分钟自己写代码。把讲师的代码删掉。重构它。搞乱它。修复它。这才是真正学到东西的地方。

3️⃣ 记录“我完全不懂”的日记

我创建了一个名为 “我假装懂的东西” 的 Google 文档。每次看完视频后,我都会记下一些东西:

  • “我真正学到了什么?”
  • “哪些地方还不清楚?”
  • “我明天怎样测试这些内容?” 提示:总是记得模糊的部分比清晰的部分多。这很正常。

    • *

你的20岁是用来经历的(而不是用来收藏无意义的东西)

这十年是你打下一个随着时间积累的基础的黄金窗口。每个小时真正编码比看十个小时的视频更有用。

确实,教程有用,但它们更像是开胃菜,而非主菜。

所以下次当你忍不住想一头扎进另一个教程的深坑(深坑指教程中难以自拔的内容)时,问一问自己:

“两周后我还会记得吗……还是只会因为忘了它而自责呢?”


总之:

“你的GitHub提交比看的记录有价值高100倍。”

别再收集知识了,开始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造一些丑的东西。把它砸了。把它修好。把它推出去。再来一遍。

你的未来资深开发者自我求求你. 💻


附注:如果你在看这个而不是写代码的话……那就把这标签关了吧,我等你哦😉

打开App,阅读手记
0人推荐
发表评论
随时随地看视频慕课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