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辰洋,《郭东白的架构课》的项目负责人。
上节课东白老师与华良老师就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模型等问题,互相交流了看法与意见。那么我们这节课继续,看他们还聊了些什么。
主持人:郭东白 瓜子二手车集团CTO
嘉 宾:陈华良 每日优鲜技术VP,前美团算法委员会主席
完整的对话视频如下:
!video[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7/f8/47c09de35405886be6f4565f028d65f8.jpg](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2431b7fd-17fea301c2d-0000-0000-01d-dbacd.mp4,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967297549fc2456e920eb17b6c6a085d/9e8d372b4d0847e883b865c1e4c4995f-902eb7938d3b8775087bc430c7d9991a-sd.m3u8)
此外,我还根据视频整理了一版文字精华稿,其中部分对话有删减。而对话是两位老师相互启发、思想碰撞的过程,文字很难呈现全貌。所以有学习条件的话,更推荐你去观看完整视频。
文字精华稿
东白:我们回到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普世的话题。其实你刚才也提到了,你从百度、美团、阿里招了挺多人到每日优鲜来做架构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产业互联网里打拼呢?
华良:是这样,我刚才说产业互联网等于运营加上消费互联网,我其实一直都很强调这个公式。因为运营这个事,在产业互联网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甚至是最关键的要素。所以我们做消费互联网的人如果要进入产业互联网的话,我觉得首要的条件是要对运营有深入的理解。
因为本质上来说,我们是拿技术的手段去重构运营的各个环节,让整个运营的环节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所以我们在人才上提得比较多的说法叫**“第一性原则”**。比如我是做技术的,我的技术水平非常好。但我还是要到现场看一下,看看那些业务在线下是怎么在运转的。
还是以供需为例子,供需这个事儿你要设计算法。要让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这个业务中,就需要对供需在线下的运转逻辑有一个很深的理解。
比如说采购环节,怎么采的?有没有可能出问题?在什么环节可能会出问题?我们要到第一现场去了解。所以这是第一个建议。要在产业中去贡献我们的技术能力、创造价值,首先要有第一性的原则。
第二个是比较通用的一些要求,我把它叫做进化力。进化力本质上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停地去成长。
就像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如果到产业里,就需要一个很强的进化力,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们需要请教行业里的专家,学习产业的历史和演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把我们对于产业的理解和技术理解结合起来,然后作出更高质量的决策。
第三个是技术本身,我们还是要追求一些最新的技术。我们为什么会引入阿里、美团这种大公司的比较资深的技术专家,本质上还是我们需要把行业里最新的技术嫁接给生鲜这个产业,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说我在用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来赋能这个产业,那带来的价值就不够大。
东白:你说的第一性原则,用我的理解来看,更多的就是思考力。思考力、进化力、技术深度,假设这三样都有的话,基本上在哪个行业都吃得开。
华良:我也很好奇,在二手车行业,你是怎么选择适合的人才呢?
东白:在我看来需要的第一样东西其实是勇气。很多人在进入一个还没有被证实的行业之前,是无限恐惧的。咱俩刚才说换行业的时候会建一些参数去算,像这种未知行业的模型,可能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会比较不确定。所以在进入这种行业之前,这人必须得有一个性格,喜欢拥抱不确定性。
进入一个不确定性巨大的赛道,好处是进来的人少。赌中了,ROI非常大;但赌不中,就有很多风险。所以说有勇气往往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其实跟你的想法是类似的,就是思考力。在一个完全不确定的赛道中,所有人都是猜。大家都会讲什么成本关系,讲利润会在哪儿,讲下一个增长点在哪儿。这个时候,你个人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就至关重要了,需要把别人的思考路径清晰地还原出来,从中看出来到底哪里有规模优势。
就像罗生门一样,每个人都在哇啦哇啦地讲,说自己是对的,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但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后能锁定的东西。只有在那个点上,才会有技术的爆发。
因为在产业互联网,技术的爆发肯定不是普世的,只有电商领域才会。所以第三个能力,就是拿结果的能力。在我来看,如果不是Leader,或者不是CTO这些决策者的话,就需要看这个人是不是能把这些点变成现实。这个非常关键。
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履历漂亮得不得了。但真的给到那个点的时候,能把那个点从0变成1,只有少数人能办得到。这种人非常难找。
华良:我还有点好奇,因为你这个经历也比较丰富嘛。你觉得中美企业在人才的选择上有什么差异吗?
东白:差异还挺大的。在我来看,差异主要在于企业笃信的生存原则上。美国企业大多数是相信技术的,并且相信在一个赛道上的深度迭代。你看Google就是在一个垂直领域挖得极深,然后赚取了巨大的价值。亚马逊也是,它只在电商上加云,云只是电商的一个副产品。不像国内很多公司,一般只要占据一个垄断地位,恨不得全面铺开。
所以国外的企业特别讲究人才的绝对性壁垒优势。比如说两个人都是做图像的,或者都是Video Processing的专家。其中一个人的算法能力明显在另一个人之上,那没问题,企业要找的人就是他了,成本多少压根儿不重要。为啥?这是一个互联网的产品逻辑。成本到最后其实是一个固定成本,永远可以忽略。
而且美国企业的目标基本上都是统治全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找到一个优秀的人才,是可以不断加码的。换句话说,美国企业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单维度人才,看中了他某一个方面的能力。
但是中国企业往往看重的是多维度人才。比如这个人不仅需要有架构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算法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领导力。因为国内互联网大厂还是有非常大的话语权的。为啥有这么大的话语权?国内的供给太过剩了,所以在愿意拥抱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厂就变成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选项,甚至是第一个选项。
那么在企业来看,三样能力都具备的人就是一个高潜力人才。其实也是这种选择方式,导致中国的人才是多维度人才,不过这些人才往往获得的回报和机会也会更多。
华良:我再深入问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面对一些技术从业人员,他们希望自己在技术上能成为一个资深的技术专家。**那么是先去外企锻炼一下会更好,还是先在中国企业成长一下会更好?**你个人有什么建议?
东白:如果你的目标是技术的路线,并不是你刚才说创业的这种,那我感觉还是到大厂会发展得更快。但是到大厂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能在大厂里胜出。什么叫能胜出呢?
有的人是勉强进的大厂,比如好不容易面试了十个大厂,最后只拿到了一个Offer。进去之后呢,正好在大厂里还是垫底这么一个状态,基本上年年都是在3.25到3.5之间。那你获取的其实是尾部机会,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机会。有点像劳工型的工种。这样的话,你在大厂里其实是没有什么发展的。
如果你找工作的时候,手里有10个大厂的Offer。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了,你就会看哪个大厂给了我什么样的机会,然后从中选择发展空间更大的那个,或者自己更喜欢的那个。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进到大厂里,成长会是不错的。
你如果能在大厂里打赢,那获得的见识和资源是要胜过小厂的。但前提是要打赢,如果在大厂里做一些非常尾部的工作,那是不行的。
但相对来说,我觉得如果在大厂打不赢的话,到中厂里打赢也不错。“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我感觉这样的判断对于职业发展来说是更好的。
华良:咱俩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我个人也是建议,如果希望在技术上做得更深的话,无论是去大厂还是去海外的公司,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东白:经常会有同学在私下里问我,我该不该换工作啊,该换到哪个赛道啊。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华良:我觉得是这样的。虽然现在整体上,经济压力确实都比较大。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可能已经过了黄金时代。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整体上还是有比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的。特别是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就像我刚才说的,消费互联网的机会可能相对小一点,但产业互联网还有大把的机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
包括国家现在也提出来说,我们要实现整个社会的数字化,本质上就是拿技术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我个人对技术这个职业是非常认同的,我把技术叫做“0成本改变世界的工具”。
可以想一想,我们手里有什么资源可以改变这个世界?钱,人脉,99.99%的人都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改变世界的。所以相对来说,技术就是0成本的工具。一个学生也好,一个刚步入职场的人也好,他只要肯钻研技术,把行业里最新的技术学到手,然后把这些技术再应用到产业或者消费互联网里,肯定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价值。
回过来再讲就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根本没啥问题。因为技术可以在方方面面去应用。虽然有一些方向可能相对饱和了,但我们可以在别的方向去用,我觉得大家不用太担心。
主要还是得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让自己成为行业里顶尖的专家。那么大家一定会有机会,也一定会有相应的职位可以去发挥热量。
东白:你这里略略透出来一种就叫理念叫做“技不压身”,我的理念可能跟你不太像。可能跟我在美国的工作经历有关吧,其实我更在乎的,是一个技术人员的技能稀缺度。
我希望学到一个最稀缺的技能,并且这个技能的市场需求被放大到了极致。比如说深度学习,如果是在5-10年前学的这个技能,那就赌对了。相当于你选中了一个当时很稀缺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能力上还挖得很深。然后这个能力的市场需求突然间被放大了,那就非常值钱!所以我其实是更相信一个赌命逻辑,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赌。
我的理念是如果不赌,那怎么做都是个平庸人士,还不如赌一把。当然你得足够聪明,或者在赌的过程中要跑得快。
所以我认为一开始一定要赌一个,至少你认为可能比较有前途的技术,然后在其中放大自己的稀缺性。要不然的话就跟别人一样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华良:我可以把你这个理念做一个另外的解读,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矛盾。
我刚才说我们要深入地学习技术,相当于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至少是这个行业的一流水平。这样的话,你才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热量。
但是技术会有变迁,比如我们以前用LR或者比较传统的机器学习,玩得非常转。现在突然说新的技术来了,深度学习来了。那你是不是会失去这个机会呢?我觉得也不会。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特性,还是我刚才提到的进化力。不能说我原来学的LR,现在深度学习来了就不学了,我们要紧跟技术的变化。
技术兄弟们经常抱怨说技术变化太快,三个月前用的还是LR,现在就开始用DNN深度学习了,是不是变化太快了。跟其他行业比起啦,变化肯定比较快。
有些行业的技术,可能10年、20年,甚至100年都没有变化。但互联网技术或者IT技术这个领域,真的是几年就会有一波大的技术变革。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进化力,要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
因为技术的底层原则还是相通的,比如你会了LR,并且做到了顶尖。这个时候再去学深度学习,难吗?我觉得不难,真的不难,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你可能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把LR原来的原则用到深度学习里,很快你就能Get深度学习的各种技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
所以只要有了足够的进化力,技术是可以迁移过来的 。
东白:说到这里,我想问你这么一个问题。在生鲜这个行业,有没有特别相关的技术栈?
华良:如果说纯技术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新的。从底层的数据库到组件,再到大数据的处理,这种消息堆栈的底层的技术框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所以这对大家来说也是好事,你学的这套技术也可以应用到产业中。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而且我相信这些技术在大部分领域都是通用的,只是上层的业务技术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把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和业务技术。
我们用基础技术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构建业务的技术架构。这是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我们怎么习得这个能力呢?
我觉得还是要对产业的运营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然后把它跟技术结合起来,最后形成一个业务的技术架构。具体我再稍微展开一点,业务技术架构有什么特点呢?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说构建技术架构的时候要有第一性原则。
我还是很强调第一性的,因为这个业务本身很复杂,那么你在构建的时候,就要对业务的整个流程,比如我们这300个环节,都要了解。
然后这个环节之间还是一个网状的关系,所以这个业务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你要对它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能去构建这个业务架构。
第二个是说业务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业务架构需要能够支撑多样性的变化。
在实际的业务中,业务架构会更复杂。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做了一套系统去管理拣货。管理拣货的时候,就得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缺货了该怎么办?发现货破损了该怎么办?还有它本来是好的,再捡一下它不小心摔坏了又该怎么办?
在实际的业务运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称之为多样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构建业务架构的时候,考虑业务的多样性,让我的业务架构能够抓住业务的变化,适应整个业务的需求。
第三个是兜底原则。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去了现场,也做了大量的访谈,对业务形成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然后我做的这个业务用起来也很好,都能转起来。
但是总会出现一些万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能力能让这个业务依然能转下去。也就是说,当出现意外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兜底的机制让这个业务转下去。
还是说供需的例子吧。像疫情期间就会出现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某个需求非常旺盛,货物会爆仓。
比如西瓜原来只能卖5个,突然疫情来了,能卖500个,那我应该怎么处理?需要有一些兜底的机制来确保业务还能转下去。
总结来讲就是,基础的技术架构基本还都是复用的,没什么大的创新。更多的创新在于业务架构上。业务不同,我们怎么去做针对性的业务架构,来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是我的理解。
东白: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案。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尝试,其实是无效的,也就是无效的封装。跟刚才讲的搜索空间大非常有关系,相当于“用后即焚”。迅速上线了,然后发现不好用,啪一下又迅速下线。
就像消费互联网,老说我的QP到多少了,高并发、高可用了。但它其实是稳定的,好多年不动。
这其实是一个大范围的搜索。一旦不好用,就啪啪啪立刻甩掉。其实全球也没有什么人能做出来。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华良:对,我觉得大家会有一些相同的体会,这是产业创新的需要吧。相当于产业需要做很多的创新,然后这个创新如果用硬代码去写,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去招大量的工程师来支持产业的创新,这个成本是极高的。一般的产业创新支撑不了这种成本。
我们怎么样用更低的成本去创新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心得是这样的。一个是叫MVP。我这个产业,比如运营也好,业务也好,要做个什么业务,想让研发给做套系统来支持一下。
不好意思,这个系统很贵,先别让我支持,你自己先跑一下。你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方案,哪怕非常粗糙的方案。可能Excel表再加上一个MIS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能让你非常痛苦地把这个业务跑通。
极低的成本,最好是几人天,或者十几人天、几十人天,都可以。让这个业务跑通,让它证明自己的价值。最后业务可以说,你看我手工跑的,再加上一点点技术支持,就证明这个东西能跑通,那未来这个价值肯定很大。这个时候我们再进入技术的迭代,真正开始做技术上的赋能。
这样的话可以降低我们的试错成本,减少研发的成本,也是对业务的要求嘛。
第二个,当然我们对自己也要有要求,就是我的系统架构要怎么样才能具备前瞻性。所以我对架构师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你对这个系统的架构设计要有前瞻性。什么稳定性、简洁性,这都是Baseline的要求,更重要的要求是说你有前瞻性的能力,你的架构设计是不是能够满足业务未来变化的需求。
业务未来创新的需求,有没有在设计里面体现,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我希望我们的技术架构有一定的前瞻性,然后允许业务可以在上面做一些低成本的定制,支持一些创新的尝试,从而降低创新的成本。
这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这个要求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叫低代码化,我们也会在这个方面去做一些尝试。构建的平台尽可能地低代码,然后支持这个业务,通过一些简单的配置就能把这个事Run起来。这样的话,创新的成本会降低。
东白:你看你不停地在讲“进化”这个词,我是非常喜欢进化论的,看了好多遍。我发现业务形态和最终的技术,其实是受环境制约的。我们俩所处的大环境是很相似的,就是产业互联网的环境。
细分的话,肯定会有差异。但是你会发现,在产业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之下,还是有一些特征开始显现了。你刚才讲的低代码化,包括这种配置,我们是有大量的Workflow和低成本数字化能力的。
再换个话题,我们讲讲更广义上的这种成长。比如在你还没有成为架构师之前,应该怎么成长?像校招生,有没有什么特性是非常好的?就是你一眼看到这个小伙子,就觉得将来能成大器。
华良:每个人的成长路线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确实是潜力非常大,成长也非常快。我们原来就招过一个校招生,他的成长非常快,基本上每年都能晋级。为什么这些人能成长这么快?我个人的总结是这样子的。
首先他需要有比较好的业务理解力。具体来讲,你得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个什么产业,这个产业都有什么样的业态。然后你所在公司在这个业态里又做了些什么事,你这个项目服务的是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都应该比较清楚地了解和理解,这样的话,当你用技术去解决业务问题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更加精准,至少不会把事情做偏。
第二个我还是把它叫技术力。我们整体上走的都是技术路线,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那么成长快的人,通常在技术上是很强的,他会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比如他会跟更资深的人沟通,收集更多的信息。还有看一些最新的技术方向,把自己的技术能力快速提升到行业领先的水平。
说到这里,我个人也有一个心得想分享给大家。我怎么样让自己迅速掌握最好的技术呢?其实GitHub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上面有大量的宝藏。
因为我们除了需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实战的知识。那么GitHub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战场所,里面有大量的明星项目。我们可以去读这些明星项目的代码,了解资深架构师是怎么在架构代码的。
第三个我觉得还是进化力。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点。有进化力的人,通常不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他会反思自己有没有进步。每天晚上睡觉前问一下自己:我今天有新的收获吗?我今天有进步吗?
这个进步可以是很小的一点点。但是只要每天都能有一点点的进步,一年下来就是非常可观的进步。他会持续地发现自己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进化。这样的人,他的潜力就非常大。他的成长特征也会非常明显,远远超出一般的朋友和同事。
东白:我对你说的这些非常有共鸣。我观察到很多同学在工作中会进入一个履约模式,技术特别容易进入这个模式,因为我们技术处在所有需求链的最末端。履约模式是什么呢?比如我周一早上上班,看看有没有需求。需求来了,我很忙,一直忙到周五晚上。甚至有人996,忙到周六晚上。其中的逻辑就是“因为我很忙,所以我有成长”。
这个逻辑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把“忙”等于有价值、有成长。真的有成长吗?不见得。但是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人,绝对不会接受这个逻辑。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一旦进入这个状态,都是非常恐怖的。
华良: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成长心得。刚才已经提到了一些,就是我个人有一个非常大的阶跃。
大家会理解成长有时候是量变导致质变,在某些阶段积累够了之后,会在下一个阶段有比较大的阶跃。我其实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我刚加入百度的时候,也是初入职场,还是个菜鸟。虽然在学校里学了一些东西,但是跟实际的应用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不过我们当时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做技术迭代。比如我做了一个技术上的方案升级,然后应用到线上了。这个方案会带来什么价值呢?我们要先证明这个价值,证明之后才可以全流量。
然后我们当时有一个叫做Launch View的邮件机制。里面会有很多内容,包括我做了什么事,用的什么技术方案,我是怎么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我从这里学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每一封Launch View我都会看,看别人是怎么实践的,是怎么样思考的,碰到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开始看得比较累,有一些比较深的技术看不太懂。然后看多了突然就懂了,他们做的这些事我都明白了。这个时候就发现自己在技术的认知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第二个心得,我还看GitHub的明星项目。通过看这种实战的项目,我会更立体地了解怎么样去做架构,帮助我更好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所以我要强调的,一个是我们要学理论知识。买各种各样的书,学习if else,学习函数、类、架构。我把这种理论知识叫做横切面的知识。
但与此同时我觉得还要结合纵切面的知识,也就是实践的知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去学习公司里实际的项目,学习GitHub中实际的项目。
这两种知识融合起来,会让我们的技术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东白:我对你说的这一点特别有同感。我分享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亚马逊的代码是全员公开的。我加入亚马逊后,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把当时团队里20多个人的代码,以及他们所有依赖方的代码全都看完了。正好我当时的位置还比较特殊,我是数据架构师,所以我不写代码、只看代码,也是OK的。
看到后面,其实代码的细节看得越来越少,API看得越来越多。我觉得API更能代表一个架构师的布局思考。
有的API看了以后,真的是觉得“胸中有丘壑”。有点像咱们以前读文学作品,甚至听别人说话,刚开始听不出来人家这个话高明在哪里。等什么时候能听出、看出高明的时候,你的层次就来了。但在这之前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反馈函数都没形成。
所以我觉得看代码或者看API,就是形成多巴胺的过程,非常兴奋。我估计你是应该有这个感觉的。
第二个事情是,大公司里还是有一些宝藏性的内容的,亚马逊有一个东西叫COE。我们当时是全员开放的,能看到所有历史的P0故障,好像有400个。我把这些P0故障的复盘从头看到尾,那是我从亚马逊拿到的最大的宝藏。
第三个事情也挺有意思的。阿里有一个运营大学,我当时在运营大学的学习排名是第一名。很多人问,做技术怎么增长业务理解?我觉得把运营的招全部看完了,就懂业务了。光学代码,永远学不到业务理解。
所以我跟你的总结是类似的,就是理论知识要学习。不过这是一个谈兵的基础,真正让我们能力升华的还是一些实战的信息和内容。
很开心,我每次跟华良聊都能有所收获。事实上,跟一个思考非常深的人去聊,的确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这也是我的一个学习方法,找一个从内心里比较喜欢或尊敬的人,然后经常跟他聊,就能获取想要的知识。并且这种交流也能帮助到对方。这种相互交流的友谊,其实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那么我就请华良老师再来分享一下他的建议。
华良:很高兴有机会跟东白一起交流。我的感受也是这样的,一定要互相多交流。因为每个人掌握的知识、心得是不一样的,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我也很愿意在这里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心得。只是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个,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做职业规划。听起来这是个正确的废话,但的确是我很重要的一个心得。虽然说我们的职业发展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大方向还是要一开始就去确定的。
比如说我们是要去登喜马拉雅山,还是要去向大洋去远航,大方向一定要定下来,然后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比如说我是先坐小船再换大船去远洋,还是直接上大船去远洋。
第二个是一定要相信技术的力量。技术是0成本改变世界的工具,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工具用好。只要你能很专心地、很用心地去学习技术,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资深的架构师,你就可以改变世界,在各种领域发挥你个人的价值。
然后第三个,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进化力。因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社会在变化,技术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大家一定要有比较好的进化力,让自己跟上社会的变化。
最后一点我觉得很关键。特别是在校的学生,或者是初入职场的各位兄弟姐妹,希望大家不要着急去创业。你现在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如果创业,胜率大概是不高的。我们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胜率不高的事情上。
所以一开始还是要进入一些大厂,持续地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来,积累更多的资源。如果未来确实有意愿去创业,可以等你积累了一定资源之后再去,那你的胜率可以提升几十倍。
这就是我今天的一些心得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