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小事
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内容,与各类人沟通,则是另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而通常,沟通这类工作,更容易给开发人员带来各种不适、沮丧、挫败,严重影响情绪,导致不良后果。
这段代码好烂
猿一从github上sync了最新的代码,浏览到一段代码时,皱了会儿眉头,忽然大声说:“这段代码好烂!”
猿二闻声从电脑前抬起头,问:“哪一段?”
猿一用鼠标选中那段代码,指给猿二看。
猿二脸瞬间僵住,疏忽间又红了,他生气地说:“别瞧不起人,有话直说,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猿一诧异了,张嘴要说什么,然而猿二先生已经腾地站起来转身走了,还留一下一句:“跟自己多了不起似的!”
连着几天,猿二对猿一爱答不理,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集,一句多余的话没有,见到猿一,脸也一直是阴沉的,两人之间的气氛很是沉闷。
你们花那么多时间做它干什么
最近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移动研发部划归技术总监刘总管理。部门经理M刘总汇报工作,话说到一半,刘总面带不愉打断他,说:“你们花那么多时间做它干什么?”
M愣住了,过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说:“公司要改进研发流程,采用Scrum是公司定的。”
刘总沉着脸不耐烦地问:“为什么你们整个部门的人都在做这个什么Scrum?为什么不能做些新功能?”
M没再说话。
刘总继续说:“别的部门一个人半个月搞定的事情,你们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扑上去做?这些工作量怎么估出来的?”
M说:“细节我也不太清楚……”
刘总打断M:“重新评估,留出时间给新功能!”
M觉得刘总对自己不满意,非常苦恼,实在没想到和新领导的第一次会面就闹成这样,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得有多难过。
发票贴得乱死了
阿猿出了趟差,自己先垫付了机票、住宿等费用,现在贴了票据,找财务小丁报销。小丁翻了翻阿猿的票据,说:“你这发票贴得乱死了,不符合规定,重新贴。”
阿猿有点儿奇怪,说:“以前都这么贴的啊,没谁说过什么呀。”
小丁把阿猿的票据推到一边,白了阿猿一眼,公事公办地说:“公司规定,我也没办法。”
阿猿看着小丁桌上另外那些票据,貌似没有哪个是整齐的,他有些生气,不明白小丁是发哪路神经,原来觉得小丁人漂亮又温柔细致,现在忽然觉得她很讨厌。
这个我知道
项目经理费东亮组织人开会,讨论土特产电商网站的安全问题。
猿五之前仔细琢磨了各种安全问题,准备在会上提出来。有几个开发同事说过了,费东亮面带微笑点头表示赞成,问还有没有谁有什么想法。
猿五说:“我觉得我们要废弃cookie——”
费东亮打断猿五:“这个我知道。”
猿五说:“我们应该采用公钥加私钥——”
费东亮再次打断猿五:“这个我知道。”
猿五憋红了脸,没再说话。他觉得费东亮好像对自己有意见,似乎是针对自己的,别人说什么他又微笑又点头,轮到自己就总是不耐烦地打断。会后几天,他都在琢磨为什么项目经理对自己有意见,工作时恍恍惚惚,连写10行代码都聚不起精神。
事件-解释-结果
前面我们讲了几件小事。遇到这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发票那件事,把阿猿换成别人,可能会认为自己确实贴得很乱,整理一下就OK了。再换另外一个人,可能会发现小丁脸色不好,猜测可能小丁和男朋友闹别扭了,并非针对他,结果自然也不会对小丁形成意见。
再比如“烂代码”那件事,猿一说话当然也有点儿口无遮拦不留口德,猿二的反应是常见的一种。换成猿三,可能会先关注代码,看看变量命名,看看缩进,看看逻辑,判断是不是真的不好,和猿一讨论如何修改这段代码,不会把猿一的话当作对自己的否定和不满,自然也就不会对猿一有敌对意见。
M遇到刘总的事儿,假如换做K和刘总对话,K可能想,是不是有什么刘总在意的重要又紧急的新功能因为演练Scrum而耽搁了,那他可能会去确认,进而认为刘总是对事不对人,并非对自己这个人有什么意见。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能不能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心情愉快地工作,非常重要。其实,很多让我们觉得有针对倾向的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一个模式,通过学习和修炼,大家都可以掌握,最终让自己过滤掉大部分事件的不良影响,能够愉快的工作。这就是“[**事件-解释-结果**]”模型。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反应,大体分三部分:
1. 事件
2. 个人对事件的解释
3. 结果
事件是客观的。它发生了,就不可改变。当我们提到一件事时,它已成过去,已不可改变。但事件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情,事件虽然过去了,它的影响却会持续。一旦我们受事件影响,情绪变得糟糕,就会采取一些行动,导致某种不良结果。这就是[**事件-解释-结果**]。
我们对事件的解释,激发了我们对这件事、事中人的情绪和反馈,进而导致了我们的后续行动和结果。这就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基本规律。
有个程序员,谈了个女朋友,去见女方家长,未来丈母娘不冷不热,几句像样的话都没和他说。这个程序员觉得女朋友的母亲瞧不起自己,出了女方的家门就和女朋友掰了。
作为个人,天生具有防卫思维和自我保护定式,遇到看起来对自己带有进攻性或否定性的事,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对抗、还击、保护自己。这是直觉和本能,或者说是一种自激反应模式。比如你和女朋友吵架,女朋友说分手,你很可能会接一句“分就分”,接下来可能就真分了;当然也可能还会复合,再来这种循环,do-while。
面对一件事,我们最直接的情绪反应往往是不靠谱的,想都没想就怎么怎么着了,事后那个后悔呀……就是这样的。我们需要训练自己,事情发生了,先不要急着反应,冷静一下,让自己和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琢磨琢磨,闹明白了背后因由再反应、行动。比如可以想想,为什么小丁会那样,为什么刘总会纠缠整个部门的人都扑到Scrum上这件事,为什么女朋友的老妈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也可以置换一下情境再想想。也许想了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比如如果你真的发现那天小丁说话不好听是因为和男朋友分手了,那就可能会发生另外的故事。
我们遇事的反应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和软件是一样的,都是预先编排好的,每个场景某个条件调用某个过程,都是自动发生的。不同的是,软件的确定性行为是我们预期的结果。而人的自动响应模式则往往会带来错误的结果,因为人会不自觉地要保护自己,会本能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来对待一件事,会从沟通走向对抗。所以,我们需要修炼,在事件和来自自我的解释之间插入中断,让自己和事件保持距离(想象出另一个冷静的我),这样就可能抑制或延迟自动反应,将自己抽离事外来观察一下,就可能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和不良的结果。